(香港文匯網記者趙一存)忻州,古稱「秀容」,簡稱「忻」,位於山西省中北部,北隔長城攬雲朔,南界石嶺通太原,西帶黃河望陝蒙,東臨太行連京冀,是山西省版圖最大的城市。忻州市擁有佛教聖地五台山,「九塞尊崇第一關」的雁門關等知名旅遊景點,是中國「摔跤之鄉」「八音之鄉」「雜糧之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代縣」……而我今天要說的,是忻州的書香。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曾說:「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模樣。」美國作家劉易斯·布茲比亦在《書店的燈光》中說,「一個書店就是一座城市,我們日臻完善的精神,自我居住在其中。」忻州這座古城自古就帶着書香氣息,始建於清乾隆四十年的秀容書院,為忻州市第一所學府,時至今日,這裏仍然人文薈萃、書聲琅琅,經常舉辦各種讀書類活動,讓讀者們在這裏度過一段快樂的閱讀之旅。
來到忻州古城,亭台、長廊、橋榭……古朴幽靜的氣息讓人不覺沉醉其中。「東洛四橋事已遙,維揚廿四憶吹簫。今來卻是忻州好,細雨尋詩過四橋。」沿着古巷一路前行,邊走邊欣賞謄刻在道路兩邊牆上的歷代名家筆下關於忻州的詩詞,具有鮮明的地域特徵的邊塞古戰文化在詩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忻州,隨處可見圖書館,而近年來,遺山書局等品牌實體店紛紛布局,在書店設計、圖書選品、文史收藏等方面向這座文明城市的氣質傾斜,已然成為展現城市文化的重要元素,並成為遊客熱衷的打卡點。
如今,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忻州的旅遊功能被進一步挖掘。以「文旅+圖書+書店+景點」的創新服務模式,構建了融屏端閱覽、親子互動、智能閱讀等功能於一體的生活空間,充分發揮吸流、導流、集流的作用,打造兼具文化服務和商旅一體的創新業態,擴展了公共活動空間。
無論功能如何變遷,回歸閱讀思考終究是圖書及實體書店不變的本質,在忻州亦是如此。所謂「網紅打卡點」,帶來的流量效應不可忽視,讀屏固然是趨勢,但就書店長期發展而言,深耕內容和提升服務是更重要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場所的生命力。

書籍屬性重新開啟了人們回歸閱讀空間的衝動,但面對打卡與閱讀之間的衝突,不論是書店還是讀者,都需要改變。佔地面積較大的閣樓開闢出很多較為私密的閱讀空間,顏值才華齊備,滿足個性,分割區域,共同提高一起進步,同時工作人員也會及時制止影響他人閱讀體驗的行為,進而保證閱讀質量。
在一些更不起眼的角落,書店也在默默付出,圍繞在古城很多學校旁的書屋,部分幾乎是24小時運營,成為許多學生的必去地。類似這樣的書屋,讓短暫的停歇也能享受到閱讀的樂趣,不管是市民還是遊客,都在這樣的場所受益良多。
寧靜的夜晚,就着暖暖的燈光,捧一杯香茗,打開一捲詩書細細品讀,空氣裏似乎都氤氳着縷縷墨香,心底深處的悠然便瀰漫開來。在忻州古城,這是最美的意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