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樂士
拜登於今年初接任美國總統,當時外界憧憬他會摒棄其前任打壓對香港的政策,與中國重修舊好。但事實證明,雖然拜登沒有特朗普那麼狂狷,他們二人卻是沆瀣一氣。拜登缺乏遠見,歐洲政策又失利,加上在阿富汗面臨另一場災難性外交風波,他現在試圖力挽狂瀾,藉打擊中國鞏固美國的全球影響力。
拜登迷信霸凌手段,搬出英國外相藍韜文的謬論,以北京「違背對香港的承諾」為由打壓香港,但他拿不出真憑實據來支持指控。這反映出他毫不了解香港,不知道若不是當年政府提出的普選方案被反對派立法會議員阻撓,香港早就在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了。他顯然也不知道,縱然2019至2020年間香港發生黑暴,北京對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的承諾始終如一,依舊反映在香港基本法第45條和73條當中。
在過去一年,中國的經濟蓬勃發展,有望在2028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儘管美國力圖壓制,但世界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仍然有增無減。如果拜登政府認為通過破壞香港能遏制中國,這是癡心妄想,必將以失敗告終。香港實施香港國安法一年多,恢復了往日的和平與穩定,國際都會風姿再現。美國想要香港重陷混亂、暴力犯罪充斥街頭,香港各界絕不答應。
儘管香港在2020年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但是,今年第一季度,香港的經濟出現了11年來最大的反彈,因出口額大增而帶動經濟增長7.9%。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指出香港的金融系統足夠抵禦未來的金融衝擊、危機。香港於過去的一年間,首次公開募股總額達5,000多億港元,增幅高達50%。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商界人士都清楚香港未來前景光明,豈會願意錯過眼前的機遇。拜登告誡美國企業要衡量香港的風險,企圖煽動恐慌,但美資銀行早已盤算過,並繼續看好香港前景。擁有1,400多名會員的香港美商會,也不買拜登的賬。7月16日,美商會宣布「香港仍然是充滿活力的國際商業中心,對促進東西方貿易、金融流動依然扮演重要角色」。
末代香港總督彭定康總是對香港不懷好意,但是偶然也會說句真話。他在2016年12月5日訪問香港時表示:「不看好香港者從來沒有贏過,香港一直都是贏家,它一直都站在歷史的正確一邊」。香港憑藉其內在的力量,在偉大的中華民族大家庭和全球朋友的支持下,未來會越來越好。對此,拜登越早意識到就越好,他越能夠展示其真正的領導力,也就越有利於美國的外交政策。
(作者是前刑事檢控專員,本文的英文原文發表在《中國日報香港版》評論版面,有刪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