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馮雷)7月20日,「2021河南省兩岸青年交流月」活動在河南省會鄭州啟動,兩岸大學生共150餘人參加了啟動儀式並開展交流互動。河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孫守剛宣布本次活動正式啟動,並向夏令營營員代表授營旗。

近年來,豫台兩地青年交流不斷深化,河南省已連續13年成功舉辦兩岸青年大學生暑期交流活動。2017年舉辦首屆「河南省兩岸青年交流月」,現已成為兩岸青年交流的一張靚麗名片,吸引了兩岸眾多高校和青年學子參加。

河南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孫守剛向夏令營營員代表授營旗(香港文匯網記者 馮雷 攝)

河南省台辦主任崔興莉說:「今年,我們創新形式、加強協作,進一步擴大活動規模,並得到浙江省台聯、湖北省台聯的大力支持,共同邀請近百名兩岸青年參加活動。交流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平台更加多元。」

本次活動由河南省台辦、河南省台聯主辦,浙江省台聯、湖北省台聯協辦,以「豫見華夏·感知河南」為主題,分別舉辦「感知中原之旅」「中原漢字之旅」「重溫近代百年荊楚夢」等分項活動,來自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鄭州大學等16所高校的台灣大學生,與河南省內高校的大陸學生代表開展交流互動。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口腔醫學系的台灣學生林孟宣(香港文匯網記者 馮雷 攝)

參與此次活動的台灣青年很多是第一次來到河南。「在我收到夏令營通知的前幾天,剛好在網上看到關於洛陽龍門石窟的介紹。當下覺得這地方好好看呀。我對這次的河南之旅充滿了期待。我以前也不怎麼了解過這個地方,最多就是河南的同學給我帶了包胡辣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口腔醫學系的台灣學生林孟宣說,「我希望通過這次夏令營,可以一起去探索這個地方,一起享受這次活動帶給我們的驚喜,多認識認識不一樣的人,多看看不一樣風景,大家都能夠有一個美好難忘的回憶。」

兩岸大學生共150餘人參加了啟動儀式並開展交流互動(香港文匯網記者 馮雷 攝)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百家姓中有70多個姓氏起源於河南,台灣四大姓「陳、林、黃、鄭」都起源於河南。河南也是客家人的祖根地,「河洛郎」的故鄉。本次活動行程中,主辦方安排參訪洛陽客家之源紀念館,讓大家對客家文化的歷史淵源有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兩岸青年營員大聯歡(香港文匯網記者 馮雷 攝)

主辦方有關負責人稱,他們希望通過豐富多彩的交流活動,讓台灣青年學生體驗厚重中華文化及黃河文化發展脈絡,感知現代化河南的發展變化,增強台灣青年對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認同和對中原文化的了解,在台灣青年中厚植「兩岸一家親」理念,使之成為兩岸交流合作的推動者、兩岸融合發展的踐行者、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理念的傳播者。

責任編輯: 蔡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