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洲 中銀國際首席策略分析師
上周,機構投資者權益類基金半年度業績排名塵埃落定,市場存量資金博弈加劇,令股市大幅波動。回顧上周行情,恒生指數下跌3.34%,收於28,310點,國企指數下跌4.25%,收於10,416點,恒生科技指數下跌4.17%,收於7,892點,港股日均成交金額為1,410億港元,較前周下跌5.54%,南向資金淨流出68億元人民幣。
6月美國新增非農就業人數超預期,失業率小幅上升。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6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新增85萬人,高於預期的72萬人。同時,美國勞工部將4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由27.8萬人下修至26.9萬人,將5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由55.9萬人上修至58.3萬人,兩個月合計上調1.5萬人。
6月非農報告顯示美國就業市場有所改善,但改善步伐比較溫和,難以改變美聯儲貨幣寬鬆政策,美股市場估值水平短期有望維持在歷史高位。筆者認為,6月非農就業人數好於預期,過去兩個月的非農就業人數小幅上修,工資增速也有所加快,但失業率低於預期,表明美國就業市場有所改善,但改善步伐比較溫和。
美股市場估值短期料續偏高
美國就業市場情況是美聯儲最關注的指標之一。2021年6月美國失業率為5.9%,仍遠高於新冠疫情爆發前的3.5%水平,當前美國就業市場比新冠疫情爆發前減少了近700萬個就業崗位,預計未來1年美國就業市場狀況仍難以完全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因此,美聯儲或將繼續實施貨幣寬鬆政策,短期不會急於退出貨幣寬鬆政策。
投資者不必過度擔憂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當前的10年期美債利率已回落至1.45%以下,遠低於今年3月末1.74%的高點、疫情爆發前2019年2.1%的平均水平、2007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5.2%左右的歷史高點以及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前6.7%左右的歷史高點。
零利率持續 股市迎上漲行情
影響海外股市的兩大關鍵經濟因素是無風險資產收益率和上市公司盈利增長。目前美聯儲預測2021年美國GDP增長率將達到7%,2022年增長率將達到3.3%。筆者預計美聯儲可能在今年底宣布削減購債規模,但利率將保持接近零的水平直至2022年底。如果未來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升幅度比較緩慢且溫和,那麽上市公司盈利增長對股市的正面影響一般會超過無風險資產收益率上升的負面影響,股票市場有望迎來一輪盈利驅動的上漲行情。
人民幣雙向波動料成常態
隨着今年下半年中美經濟增速差距收窄和美聯儲可能宣布削減購債規模,預計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基本穩定,雙向波動將是常態。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場對內地經濟增長前景和人民幣資產的預期調整,將對資本流動、投資者風險偏好以及上市公司基本面等因素產生影響,進而左右港股市場表現。截至2021年5月底,港股市場中內地背景的企業有1,336家,包括291家H股、176家紅籌股和869家內地民營企業,佔全部上市公司數量的52.4%、總市值的80.1%和成交金額的87.2%。中資企業對應的是人民幣資產,因此內地經濟金融形勢和大國博弈等因素會同時影響人民幣匯率和港股走勢,從而使兩者表現出一定相關性。過去16年人民幣匯率變動的歷史表明,當人民幣(預期)波動較大時,恒生指數大概率會大幅度漲跌。2021年4月至5月,隨着內地加快疫苗接種推廣工作,疊加美聯儲不斷釋放鴿派信號,美元再次走弱,恒生指數上漲2.7%。6月,中國人民銀行宣布上調金融機構外匯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釋放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的信號,恒生指數下跌1.11%。預計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將繼續取決於中美兩國經濟運行情況和貨幣政策預期變化、市場供求、地緣政治走向以及全球疫情防控形勢等多重因素,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其不構成且也無意構成任何金融或投資建議。本文任何內容不構成任何契約或承諾,也不應將其作為任何契約或承諾)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