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安法令香港迅速恢復平靜,大體上國安法已經達到預期目標,已經發揮足夠的震懾作用,令很多人因為怕觸犯該法而不敢再從事反中亂港的行為。」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榮休講座教授劉兆佳近日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總結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為特區帶來的轉變。
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特區政府採取了連串法律行動。劉兆佳表示,這些行動一部分源於香港國安法,另一部分是執行原有的本地法律,兩者加起來更有力度地支撐起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網絡。

「最矚目的事件就是拘捕黎智英。」他說,涉嫌違法的人有的被拘押,有的已被囚禁,而不少過往較為激進的組織均告解散。當反中亂港勢力既無組織,又缺乏頭目、資金和外國勢力資助時,再要發動抗爭或動亂已較過去「難了很多」。
劉兆佳觀察到,香港國安法激發了特區政府的決心和勇氣,積極運用原有的《社團條例》《公安條例》《刑事罪行條例》等法例來處理違法行為,從而確保香港安寧。
他認為,香港國安法的震懾作用並非表現在根據該法而被起訴之人的數量上,而是改變了社會的法律氣氛和法律體系。此外,特區政府因應該法的實施開始推動國安教育,讓學生更了解國安的意義和重要性。
劉兆佳表示,香港進入新時代的大目標是確保「一國兩制」全面準確實施,促進中央和特區、港人和內地人的關係,強化特區政府推動新政策和新改革的能力,強化公務員隊伍對國家和香港的忠誠度。
當中公務員的問題更顯重要。「關鍵是公務員要積極地、誠心誠意地支持特區政府的工作和中央對港政策。」劉兆佳指出,公務員要放下某些根深蒂固的理念,不能因循守舊,以免拖延社會發展。
領導公務員的主要問責官員更應如此。「政府領導層,特別是主要官員,非要有種新的政治思維不可。」劉兆佳說,同時主要官員須對國家和民族有相當強的效忠程度,這樣才能去推動新的政策和改革,並確保公務員去加以落實。
劉兆佳認為,香港國安法的實施為特區全面準確實施「一國兩制」提供了有利條件、打好了穩固基礎。而「人心回歸」是一項較為長期的工程。首先,港人要明白「一國兩制」下,特區不能成為反對國家和中央的基地。其次,要更好地認識「一國兩制」下自身的責任和權利。然後,要意識到中共、「一國兩制」和香港之間有着利益、感情和命運上的聯繫。再者,要知曉中共作為「一國兩制」創造者為香港利益作出的貢獻,要真心誠意擁護國家和支持中共長期執政。
劉兆佳認為,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在撥亂反正的路上發揮着不同的作用,而教育、媒體、公務員、行政機關等方面的改革仍要一步步推進,這樣才能最後達到「一國兩制」下的愛國者有效治港。
「我從來不擔心香港會吸引不到人才。」對於部分港人的過度擔憂,劉兆佳如是說。他表示,實際上香港只是恢復了正常的情況,絕大部分人的自由和權利不僅未受影響,反而受到了保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