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發片揭秘「三雄」水下訓練:累到「拿筷子都費勁」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神舟十二號航天員飛行乘組已進入空間站近一周。在此後的空間站建造中,出艙行走是難度最大也是最具看點的任務。在地面上訓練出艙活動技術,多是採用模擬失重環境水槽訓練。「中國載人航天」微信公號22日發布3人之前接受模擬失重環境訓練時在水下活動的視頻片段,航天員們每次水下訓練都要堅持6小時,這些高強度訓練,往往得靠信念和毅力支撐,訓練後「拿筷子都費勁」。
6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交會對接,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在為期三個月的太空之旅中,三名航天員將開展兩次出艙活動及艙外作業,這也是空間站建造的關鍵步驟。為適應艙外作業,航天員們進行了長時間的水下訓練,通過模擬失重環境訓練出艙活動技術。
「堅持下去就會適應」
在神十二飛船升空前,航天員曾向《人民日報》介紹過水下訓練的情形。「最苦最累的是水槽中的訓練。」劉伯明說,要走出密封艙到太空進行出艙活動,就必須穿艙外航天服,所以在水槽中模擬太空失重環境,穿着相當於艙外航天服的水下訓練服進行訓練。神十二任務的艙外作業時間長,航天員在水下訓練基本都是6個小時,在水下高強度訓練,往往得靠信念和毅力支撐。
「針對水槽訓練,我們首先是加強體能訓練,其次是增強上肢力量,第三,隨着水下訓練次數越來越多,對心肺功能、上肢力量都是鍛煉的過程,堅持下去就會適應。」聶海勝表示。
調低航天服溫度緩解心理不適
談及自己在水槽中訓練的經歷,湯洪波表示,在訓練中,能克服體能挑戰,但身處艙外航天服這樣狹小空間裏會感覺很憋屈,一進去就想出來,非常煩躁,有一段時間甚至是寢食難安。但執行空間站任務,必須穿艙外航天服工作。後來,湯洪波發現把艙外航天服的溫度調低,感覺會好一點,再結合自己學到的心理調適方法,讓自己平靜下來。「現在,我穿着艙外航天服感覺非常舒服,工作幾個小時也沒有不適。」
航天員們在水下訓練的身影,令網友深受感動:「原來能上太空要經歷如此的辛苦」、「太不容易了」、「感謝你們的付出」……看着航天員訓練如此之辛苦,不少網友們也發出「果然優秀的人要會很多技能」的感歎。不過,網友們更期待空間站的出艙行動任務順利完成,航天英雄能早日歸來:「從大海到星辰,都是最棒的身影」、「致敬英雄平安回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