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思一套劇集,最重要是能夠讓觀眾由頭看到尾,而不會中途「棄劇」,所以最重要的迷團或愛情歸屬,都會在最後一集才揭曉。《一笑渡凡間》(見圖)基於一早講明是關於濟公的故事,所以戲中飾演「濟公」的蕭正楠,與蘇柔和陸菁兒的愛情線,注定是不會有結果。這對喜歡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觀眾來說,這種愛情線事先張揚的缺憾,不知又會否傷了大家追劇的興致?

當然,此劇的賣點不是愛情,而是說教(大概是一切總有命數,要做好人做好事之類)。說來奇怪,很多時編劇都會為蕭正楠所演的角色,寫得八股正氣,永遠都是樂觀積極坦誠沒有半點邪氣。即使容易被觀眾接受,多看了也隱然散發出一陣悶氣。看他在《一》中所飾演的李修緣(濟公),論演技是稱職有餘,但就是不自覺會打個哈欠……大概他真的急需一個突破框架的角色了。

說回劇集本身,調子以輕鬆為主,神話、輕量懸疑查案,再加上表情誇張的搞笑元素——這種「大雜燴」的劇情處理,正是大台常見的公式。縱觀首周劇情,故事正正常常,若你「笑點」較低,還可以從一些行貨笑位中笑出聲。簡單來說,沒有驚喜,但不算失望。《一》有着大台自家製(非合拍劇)的特色:背景是「去朝代化」的古裝街,還有角色都是用現代人的說話和語氣來演古代人——事實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古裝布景和服飾,雖然都是粗疏簡陋,但演員們都會放下「現代人」的身份。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大台的古裝劇的時代氣息愈來愈烈,演員都是披着古裝來演時裝劇似的。當然這種古今「錯配」,頭一兩次看會很新鮮,但不斷重複下早已變得乏味。

另外,如果劇集其中一個賣點,是蕭正楠與湯洛雯這對「歡喜冤家」的話,那問題是二人實在缺乏了一種情侶的火花。是不是因為他們平日與各自的伴侶高調「放閃」,閃得令我無法代入劇集內二人的情侶關係?我不知道,但我終於明白為何以前的藝人,總會對自己的感情事遮遮掩掩,就是留下多一點可能性,讓觀眾更容易投入劇集中的愛情線。●文:視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