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寶即為「諸色珍寶」,而雜寶紋既是指各種各樣珍寶的紋樣,是元明清瓷器紋飾常見題材。
●象耳瓶細節
●青花雲龍象耳瓶

筆者醉心收藏的日子不短,曾被不同人問過,若只可收藏一套瓷器,會如何選擇?對此,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一定是現藏於大英博物館內的那對元青花龍紋象耳盤口瓶」。

過往幾期,本欄介紹過一些元青花珍品,但原來在中國歷史記載中,鮮有提及元青花的,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人們普遍以為元代並無青花瓷,把元青花瓷誤認為明永樂至宣德年間產物。

上世紀20年代,旅英華裔古玩商吳賚熙帶着一對青花雲龍象耳瓶,請當時古玩行的行家鑑定,並有意出售。由於瓶上銘記明確標示着「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而當時業內普遍的共識認為元代無青花,沒人敢敲定,故將之視為贗品。後來這對耳瓶輾轉被知名收藏家大維德爵士珍藏。

倫敦的這對象耳瓶,引起大英博物館的中國古陶瓷學者霍布森(Robert Lockhart Hobson)注意,他於1929年發表《明以前的青花瓷》,介紹了這對元至正時期名為張文進的人,為全家祈福而置於道觀的供器,可惜文章當時並未引起廣泛關注。

直至1952年,美國的中國古陶瓷學者波普博士(Dr John Pope)花了不少心機,將這對青花瓶與伊朗阿特別爾及土耳其伊斯坦堡博物館所藏的青花瓷對照,進行深入研究,發表了《14世紀青花瓷器》,將所有具有象耳瓶風格的青花瓷定為14 世紀青花瓷,受到中國古陶瓷研究人員的重視和肯定。至此,中國學術界將此類青花瓷定名為「至正型」元青花,該對耳瓶亦成為里程碑式的「至正型」元青花斷代標準器。

該對元青花龍紋象耳盤口瓶,亦稱「大維德瓶」,雖然均有殘缺且器形歪斜,但因其複雜而龐大的形制,加之其瓶身上含耳飾的九層紋飾,幾乎囊括除人物以外的所有元青花繪飾元素,包括纏枝菊花、蕉葉、雲鳳、纏枝蓮、海水雲龍、波濤、纏枝牡丹及雜寶蓮瓣等,功藝水平可謂登峰造極。

對收藏有認識的朋友都知道,古瓷留存一件已是難能可貴,能成對完整留存,價值更會翻數倍。該對元代珍寶不但來源清晰可循,繪飾繁而不亂,更重要的是在陶瓷史上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稱之為「人間至寶」,不足為過。●作者:香港中華藝術文化推廣基金會主席 李秀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