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林浩賢)香港回歸20多年來,社會不乏吹噓港英政府是香港「民主開端」的聲音,甚至聲言英國為香港引入選舉是「還政於民」。回歸前後曾任多項官職的新民黨主席、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近日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英國深知公務員治港的效果理想,所以在管治香港的百多年間一直無推行民主選舉,至香港臨近回歸過渡期,英國才開始在香港催谷民主選舉,同時培植深受其信任的「民主鬥士」,以在回歸後發揮抗衡中央政府的作用。

回顧港英政府管治香港的156年,葉劉淑儀指英國曾有兩次機會能在香港推行民主和普選,但最終都自行否決。第一次機會在二戰結束前,英國成立「Hong Kong Planning Unit(香港計劃小組)」,當時英國認為中國或會於戰後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因此於日佔時期結束後計劃在港引入代議政制,結果遭英商強烈反對,英籍公務員亦不欲將權力交予民選議員,故計劃最終被擱置。

第二次機會是1966年,當年因天星小輪加價而引發的九龍騷亂釀成傷亡,港英政府事後委任資深殖民地官員狄堅信(W. V. Dickinson)領導地方行政工作小組(Working Party on Local Administration),再次研究在港引入代議政制和選舉,但遭其他本地政務官引用儒家經典反對,指「中國傳統是父母官的家長式管治,中國社會不理解亦不相信選舉」。

葉劉淑儀指出,中英雙方於1984年簽署《中英聯合聲明》後,英方深知1997年中國勢必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於是在撤離香港前「還政於民」,同時向港人灌輸「三權分立」的概念,催谷可以制衡特區行政機關的民選議會,進而抗衡中央政府日後透過行政長官行使權力。

●葉劉淑儀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英國人在香港臨近回歸過渡期前才催谷民主選舉,目的就是於回歸後發揮抗衡中央政府的作用。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洗腦「三權分立」謀制衡特首

她表示,英國擁有數百年民選議會的運作經驗,清楚知悉如何利用選舉牽制行政機關,但英國當時也十分謹慎,先於1985年的立法局選舉引入功能界別選舉,並開始培植所謂「民主鬥士」,再於1991年的立法局選舉加入地區直選議席,而自1991年起立法局的文化完全變質,透過直選產生的議員根本不願理會行政局的議員。

「當時管治香港的英國人根本不相信這種民主發展。」葉劉淑儀說,在港英政府管治香港的百多年間,英方深知公務員治港的效果很好,奉行自由經濟的香港當時可謂中國內地的唯一中介人,貿易和投資的資金都須經香港進出中國內地,「經濟好到如此程度為何還要辦民主選舉,選些沒有經驗的人?當時很多英籍公務員都不想離開,他們都認為公務員治港很好,拒絕在港推行民主,只是後來要交還香港才會推行民主,目的根本就是抗衡中國中央政府。」

批西方無理指責中央完善港選制

對於中央出手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西方一些國家近日接連質疑「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對此,葉劉淑儀批評西方有關說法無稽。她指出,中方於《中英聯合聲明》列出的基本方針政策,並無任何一條提及香港立法會的組成,而聲明亦提及「行政長官在當地通過選舉或協商產生,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所以到底完善選舉制度為何會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根本就是無理指責。」

減直選無削弱民主 一人一票非唯一方法

葉劉淑儀表示,正因過往擴大香港議會直選元素的效果不好,中央政府才要撥亂反正。圖為市民在街頭的「完善選舉制度 落實愛國者治港」廣告牌前經過。 資料圖片

新選舉制度下立法會的地區直選議席由35席減至20席,以全港作為單一選區的5個區議會(第二)議席亦會取消,相關舉措被西方國家形容為「民主倒退」。自2008年起擔任直選議員至今的葉劉淑儀表示,減少直選元素或一人一票的成分不等於削弱民主,「民主是個更廣闊的概念,任何政治制度的最終目的都是達至良好管治,一人一票只是民主制度中一個程序的其中一種方法。」

多年來,一直有市民以直選議席的多寡來衡量本港的民主程度。葉劉淑儀指出,這種做法是將「universal suffrage(普選)」與民主畫上等號,但民主這個概念並非純粹由選舉程序決定,一人一票也只是選舉程序的其中一種方法。

她說,世界各地都在採用多種不同的民主選舉方法,目的都是希望培植優質民主,「很多國家有上下議院,各院選舉方式不同,部分是委任制,因為很多有見識的人都知道,由群眾決定政策會變得民粹,必須有一批具專業知識和長遠視野的人加入,才會產生考慮長遠議題、符合公眾利益的混合政體。」

她以美國為例,指美國各州不論人口,在參議院中均有兩位議員作為代表,可見美國也害怕民粹,即「tyranny of the majority(多數人的暴政)」,才會作出這種平衡的安排。

原本於2004年第三屆立法會已經取消的選委會議席將於下屆立法會重現,此舉亦被外媒形容為「削弱民主」。葉劉淑儀直言,回歸前不少港人都很嚮往西方國家富強、自由的生活,憧憬民主和選舉,中央政府亦有聆聽港人的聲音,逐漸增加立法會直選議席,2012年起由70人組成的立法會,就有40個直選議席[35個地區直選及5個區議會(第二)]。

重構議會確保「愛國者治港」

「但這麼多年來的效果呢?」她憶述立法會於2018年審議「一地兩檢」條例草案時難掩激動,「(反對派)討論不到兩句就提出規程問題、不斷尖叫,數條條文也得審議3個月,2019年修訂《逃犯條例》,衝出來打架不准大家開會,還有秩序嗎?議會的秩序、立法效率全部倒退。」

葉劉淑儀表示,正因過往擴大香港議會直選元素的效果不好,中央政府才要撥亂反正,重新構建的議會就是為了達至均衡參與,有人代表直接、單純的民意,亦有人考慮長遠政策,「重構議會除了確保『愛國者治港』和『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也希望達至這種有利香港整體利益的制度。」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