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如何融入國家大局 盼給內地港人團體對港政策發聲途徑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在新一集《選委界別分組面面觀》節目訪問了民建聯大埔支部主席、大埔南分區委員會委員胡健民,及中國香港(地區)商會—廣東榮譽會長杜源申。林鄭月娥表示,現屆區議會受極端政治氣氛影響而無法做實事,新選舉制度取消了區議員在選委會的代表,但替代相關選委席位的地區組織代表都是有心服務地區、具廣泛代表性的人士。同時,特區政府很關注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故希望提供讓在內地港人團體對特區政府施政發聲的途徑。●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治祖
選委會日後將有156個席位來自港九或新界的分區委員會、防火委員會及撲滅罪行委員會,而原本由區議員出任的117個選委席位則會取消。
林鄭月娥表示,香港於上世紀70年代已成立分區委員會,目的就是希望建立社會資本、地區網絡和鄰里精神,隨着代議政制發展,各區市民可以選出一位理性務實地討論地區事務的區議員,可惜2019年區議會選舉的亂象令人沮喪,現屆區議會受極端政治氣氛影響而無法做實事。雖然新選舉制度取消了區議會在選委會的代表,但替代相關選委席位的地區組織代表都是有心服務地區、具廣泛代表性的人士。
胡健民:區員僅地區一種聲音
胡健民贊同是次安排令選委會更具代表性。他認為,區議員只是地區其中一種聲音,很多原本不太喜歡參選的人一直都很用心服務社區,例如居民代表、法團、業委會、當區校長等。他們過往被政府委任為分區委員會、防火委員會及撲滅罪行委員會,具不同界別的知識,有很強的代表性。
他說,相關委員會委員長期服務社區,其經驗和意見有利特區政府施政,特區政府也可透過這些組織,讓18區居民更清楚政府推行的政策和措施。
選委會日後有27席來自內地港人團體的代表,林鄭月娥表示,目前有很多港人都到內地各省市工作和生活,但他們仍然很關心香港的事務,同時與本港聯繫緊密。近年,特區政府很關注如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因此希望提供讓在內地港人團體對特區政府施政發聲的途徑。
杜源申:能反映北上港人訴求
杜源申對自己所屬的商會被認可感到高興,因為商會會員經常來往兩地,其家人大多都在香港生活,因此他們都很關心香港的發展。
他續說,在內地港人團體的代表很熟悉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情況。由於現時愈來愈多年輕人赴大灣區城市工作,他所屬的商會已籌備一個協助香港年輕人北上工作的小組,希望在完善香港選舉制度後,能藉相關平台反映在內地工作港人的需求。
談到內地專業服務的行業發展迅速,香港未來還是否有優勢時,杜源申認為,內地已經培訓出很多專業人士,但港人具備廣闊的國際視野,且內地企業也相信聘請不同背景的人士有利公司發展,對香港年輕人而言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