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醫學定義,植物人是與植物生存狀態相似的特殊的人體狀態,除一些本能性的咳嗽、打噴嚏等神經反射之外,機體沒有任何意識、思維等方面的主動活動。不過,他們的腦幹仍具有功能,可以幫助消化和吸收身體所需的營養,維持基本的人體代謝。
電極刺激大腦 成功機會極小
何江弘在2008年將植物人促醒技術「神經調控治療」引進中國並研究推廣,這項技術目前已經是國際上最通用、最有效的植物人治療手段,應用最廣的是深部腦刺激和脊髓電刺激手術,即通過在患者體內植入電極,刺激大腦活動,改善其神經活動狀態,也稱「大腦起搏器」。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植物人都可以進行此手術。「嚴格來講,植物人分為持續植物狀態和微意識狀態兩類,前者對外界和自身沒有任何反應,後者則存在一定的反應,這類患者在臨床約佔植物人群體的30%,但兩者的界限非常模糊。以現在的醫療能力,只有微意識患者才適合手術治療。」
目前在中國,專門持續進行植物人促醒的科室尚不足十家。以何江弘領銜的促醒團隊為例,自2010年至今,每年約收治300名至400名植物人,其中,僅有20%至30%的患者適合接受手術治療,而這些患者中,也只有25%至30%的人可以醒來。但實際上,只有判斷醒來的概率在60%以上時,醫生才會建議患者實施手術。
昏迷半年醒來 多會面臨重殘
醫學意義上的「醒」是指患者能夠對外界諸如「動動手指」、「睜開眼睛」等指令重複作出回應,並不是完全康復至正常人狀態。「植物人醒來後的恢復階段是個漫長的過程,要經歷昏迷、植物狀態、微意識,到重度殘疾、中度殘疾、輕度殘疾,再到接近正常七個階段,」至於醒來之後能夠恢復到什麼程度,還要看自身的身體情況以及後續的康復和治療。
「不過,實際的情況是,很多患者恢復到重度殘疾狀態就很難再進一步恢復。」何江弘表示,從經驗角度分析,昏迷六個月以上才醒來的患者,最終恢復程度就是重度殘疾。
如果護理得當 能活十年以上
流行病學統計數據顯示,植物人的平均生存時間不足三年。但何江弘認為,如果護理得當,存活十年以上亦有可能,「植物人最終都會死於併發症,比如壓瘡、肺部感染等等。判斷護理好壞與否的重要標準就是是否出現壓瘡,一旦出現,就意味着患者各器官機能無法運轉,將很快死亡。」
這個說法,在延生也同樣得到印證,相久大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到目前為止,託養中心裏的植物人還沒有醒來的案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