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寧夏大麥地岩畫

大麥地岩畫位於寧夏自治區中衛市,岩畫帶面積約450平方公里,遺存有史前岩畫1萬幅以上。在方圓6平方公里的原始環境中遺存岩畫個體圖像達8,532個,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個體圖像1,422個,超出了國際公認的世界岩畫「主要地區」規定標準的140多倍,堪稱世界之最。●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尚勇

根據國際上通用的麗石黃衣測年,岩畫專家測得大麥地岩畫早期距今13,000到10,000年,中期距今約10,000年到4,000年,最早的岩畫在舊石器時代至新石器時代之間。寧夏岩畫名揚海內外,是中國北方岩畫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岩畫內容以動物為主,是北方草原岩畫的代表作,體現了遊牧民族豪放、雄壯、粗狂、自由的精神氣質。其中,中衛岩畫在寧夏岩畫中佔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數量幾乎佔到了整個寧夏岩畫的一半以上。

岩畫的題材內容以狩獵、動物、植物、人物、符號、文字、祭祀、爭戰、工具、建築、舞蹈、生殖等十多個種類,可謂豐富多彩、包羅萬象。而最為著名的要數在單體岩石上鑿刻的、被專家們稱之為「虎王」的岩畫,和轟動國內外的史前岩畫「維納斯」。

十米長的「遊牧長卷」岩畫

寧夏大麥地岩畫在寧夏衛寧北山深處的一片荒漠裏。具體在哪裏呢?原寧夏博物館館長,著名岩畫研究專家周興華對記者說,在大麥地15平方公里的無人區,有酸棗,有駱駝蓬,也有岩畫。為了防止岩畫被熱愛並惦記它的人竊割而去,周興華只讓少數幾個研究岩畫的專家知道大麥地岩畫確切位置。據周興華的統計數據顯示,15平方公里大麥地岩畫區遺存有圖像1萬多個,每平方公里6,600多個,超出了世界公認的判定岩畫「主要分布區」限定標準的20倍,創造了健力士紀錄,成為世界之最。

2009年12月中旬,周興華向媒體透露:他在大麥地岩畫區考察時,在一塊高1.5米,岩面呈倒三角形的巨石上發現一條自然磨擦形成的溝槽,該溝槽自上而下貫穿在以鹿、馬和狐狸為圖形的3幅岩畫上。周興華破譯說:「大麥地岩畫區發現了冰川擦痕遺蹟,說明大麥地早期岩畫產生於距今2萬年至3.2萬年,大部分作品產生於公元前一萬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少數作品延續到公元前一千年左右的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大麥地岩畫有狩獵畜牧、戰爭舞蹈、牛羊虎狼、日月星辰、天地神靈、手足蹄印、圖案符號等內容。最大的一幅長達9米,高1.2米。」據了解,其上刻畫的動物、符號達到100多種,這組巨幅岩畫裏有近百個圖形,描繪了遊牧、狩獵、舞蹈各種場景,表現了先民多姿多彩的生活,被研究者稱為「遊牧長卷」。

定位世界級「岩畫主要地區」

史前岩畫「虎王」,深受國內外專家學者青睞。周興華介紹說,寧夏大麥地坐落於黃河北岸的衛寧北山,屬低山丘陵區,為紅砂岩山體,千奇百怪的密集岩畫群就鑿刻在這些山樑、山溝、衝溝的岩面上,如同一個天然畫廊。以此地為代表的大麥地岩畫帶,約450平方公里,其遺存的早期岩畫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2至3萬年左右。這裏遺存的史前岩畫登記在冊的已有2,137幅,含個體圖像8,532個,每平方公里圖像達568個之多。分布面積、總數、密度,均已達到世界「岩畫主要地區」的國際標準。

這一重大發現,填補了中國沒有世界級「岩畫主要地區」的空白。從1986年開始,寧夏中衛地區的文物考古專家和文物工作者,在寧夏中衛衛寧北山通過大量實地調查考證,發現這裏遺存有極為豐富的史前岩畫,其中「虎王」岩畫也是在1986年被發現的。據悉,自1991年在寧夏召開第一次國際岩畫研討會議以來,到中衛大麥地考察研究的國內外專家學者絡繹不絕,都親眼目睹了這幅「虎王」岩畫獨具特色的風采。

除了在大麥地的老虎岩畫中畫幅最大的「虎王」,還有著名的史前「維納斯」。首次發現岩畫版史前「維納斯」據專家周興華介紹說,在大麥地岩畫發現的「維納斯」,是典型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石雕女性裸像的翻版。他介紹,在古羅馬神話中,「維納斯」是愛和美的女神,也稱為生育女神,考古學家、藝術史家把史前石雕女性裸像統一稱為「維納斯」,它是探討原始社會發展進程,研究造型藝術及意識形態的珍貴資料,歷來受到學術界的普遍重視(石雕女性裸像最早發現於歐洲,屬舊石器時代晚期,奧地利維倫多府曾有過實物出土)。

據悉,岩畫版史前「維納斯」初看像一朵花瓣,細看則是一幅女性裸像。裸像體態矮小豐腴,頭圓無耳,眉眼明顯,張口露齒,腹部滾圓似孕,臀部寬肥顯露。兩臂纖細,右臂裏曲,撫於肚、腹之間;左臂彎曲上舉,手持角形器。兩腿細小,並立而站。這就是周興華最疼愛的岩畫「小美人」。博學的周興華根據大麥地發現的石器與水洞溝發現的舊石器時代石器,它們都具有歐洲舊石器時代文化的特徵,判斷維納斯岩畫是曾經在黃河岸邊流動並生活過的歐洲人刻的。

莫讓「虎王」悲劇重演

在寧夏有幾處中外聞名的岩畫群,相比起賀蘭山岩畫群,中衛大麥地岩畫遺跡卻命運不同。賀蘭山岩畫群2008年就已經建起岩畫博物館,岩畫保護與旅遊產業相結合,讓岩畫恢復了生機,大放異彩。而中衛大麥地岩畫卻成為「無人區」,鮮有人問津,面臨損毀的文化遺存,保護狀況令人堪憂。方圓15平方公里的區域杳無人煙,酸棗、駱駝蓬等一些沙生植物稀落分布其間。在低緩山丘頂端的岩石上,密集分布3,000多組、2萬多幅岩畫,平均每平方公里達到200多組,超出世界公認的岩畫「主要分布區」密度標準的20倍。

據專家考證,寧夏中衛北山地區大麥地遺存的早期岩畫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晚期,距今2萬至3萬年左右。數量多,規模大,內容豐富,是業界對大麥地岩畫的印象。可讓人心疼的是,虎王岩畫的「虎頭」部分現在卻已經看不到了。

研究岩畫四十多年的學者周興華,回憶當年曾經見過虎王的真面目,而如今的虎王,卻因為遭到破壞失去了當年的威風。原來曾經有人想把它搬回去,因為那是一塊獨立的石頭,搬的時候就把它給掰爛了,剛發現當時這個老虎的嘴還能看到,嘴巴是張的,上面的頭也昂呢,還能看到,後來毀壞以後頭部脫落了,周興華形容當時心疼得都想流淚。

曾經,進入大麥地的山口只有幾個,除了岩畫研究者和考古人員以及當地少數幾個居民知道如何進入,一般人根本不知道如何找到這個地方,也正因為大麥地岩畫這種隱秘性,使它保存了基本的原生狀態。而現如今,不僅有風吹日曬、自然腐蝕的正常損毀,越來越多的人為活動和破壞正加劇大麥地岩畫的損毀。

專家指出,石頭上刻的一毫米的痕跡,風化都需要5,000年,很緩慢,從現實的角度來講,最大的問題是人為的破壞,人為的破壞可以在一個小時、半個小時、十幾分鐘內,把遺存幾萬年的東西毀之一旦。大麥地岩畫,作為古代文明的足印,搶救性保護已迫在眉睫。岩畫保護通過搭建遮陽擋風裝置、開挖排洪溝、採取物理化學等措施緩解自然侵蝕對岩畫的破壞固然不可少,但從長遠看,提升保護等級從區級保護升格為國家級保護,爭取更多的人文保護舉措,才是相關部門需要思考的問題。不然,在風沙和人為性破壞的共同作用下,不難想像,也許會有更多岩畫遭遇到如「虎王」損毀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