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溟 華興證券(香港)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指出,加強生態環保,有利於打造高質量發展新的增長點: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已經達到9.34億千瓦,未來要進一步擴大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要以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為契機,加快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推進清潔能源增長消納和儲能協調有序發展,培育壯大規模達數萬億元的節能環保產業,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

風電光伏邁高層次發展

我們建議關注的投資機會包括:第一、在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市場化定價和平價上網推動風電和光伏行業向更高層次發展,以及水電、核電項目對火電電量的邊際替代。

在未來40年間,平均每年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量將達2億千瓦以上,光伏和風電繼續快速擴張,預計2020至2025年和2026至2035年光伏裝機量年化增長率可分別達到25%和15%左右,2025年和2035年風電和光伏發電佔比較2019年有望分別翻一倍和三倍。

事實上,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明確的八大重點中,就包括要加快風電光伏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新增裝機總量較「十三五」有大幅增長,國家能源局也提出了2021年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1.2億千瓦的目標,標誌着中國新能源行業年度新增裝機規劃將首次突破1億千瓦。

能源新格局市場空間巨大

第二、以清潔能源為主導的能源供給新格局的形成,也將為電化學儲能、特高壓運輸等中間環節創造巨大的市場空間。由於可再生能源發電隨機性、波動性大,規模化併網影響電網穩定運行,應當綜合考慮採取新能源加儲能模式。以光、風、氫等為代表的新能源耦合系統解決方案和儲能產業有望爆發式增長,能源互聯網、儲能、分布式發電交易、能源裝備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產業鏈各環節的新興技術和商業模式有望取得差異化競爭優勢。

未來面對更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電源接入,新型電力系統將強調柔性直流輸電,局域智能電網和微電網、特高壓等跨區域的電力通道建設,並推動電化學儲能等新型技術和基礎設施與能源發展規劃、電力發展規劃、可再生能源規劃、電力系統運行相協調,增強新能源消納、平抑波動與調峰能力,以清潔、綠色、環保方式保障電力的充足穩定供應。

新能源車產業前景看俏

第三、新能源汽車及其產業鏈。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內地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在過去10年的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已成為溫室氣體排放增長最快的領域。目前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佔全國終端碳排放10%至15%左右,其中汽車佔比較高。未來為了減少碳排放和能源結構升級,考慮到成本持續下降、基礎設施擴張、電池能量密度和儲電量不斷增強、充電速度加快,汽車脫碳的直接方式是減少石油消耗、以大力發展純電動車或燃料電池車來實現全面電氣化。

在乘用車領域,可以綜合考慮電池與整車的產業鏈關係、主流車企與龍頭電池企業的強強聯合與聯動,關注傳統零部件的熱管理趨勢、輕量化升級以及電動化帶來的增量零部件放量周期,尤其是對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和儲能系統龍頭企業、動力鋰電設備龍頭企業的拉動效應。

關注傳統產業短期機遇

第四、鋼鐵、建材、材料、礦產金屬等傳統產業短期內也有機會。我們預計,電力、鋼鐵、水泥、有色、石化、煤化工等重點行業將優先制定碳達峰與碳中和行動方案和路線圖,明確行業達峰時間和達峰排放量,制定和執行更為嚴格的環保、節能、減排目標,從而發揮推進二次供給側改革、繼續化解過剩產能、促進高耗能行業集中度的作用,疊加後疫情經濟復甦與發展態勢,對擁有環保優勢和規模優勢、領先能耗水平、成本控制能力、低碳創新能力和行業整合潛力甚至可通過出售碳排放權交易獲利的相關龍頭企業更為有利。

此外,綠色低碳、節能減排的發展方向,也有可能提升鈷、鋰、鎳等新能源金屬品種、銅等主要工業金屬品種和稀土磁材的價格,並帶動相關產業鏈中新能源、新材料的產品需求(如:光伏產業鏈中的光伏膠膜等輔料;風電行業中風機葉片所需的玻璃纖維材料;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的正極、負極、電解液、隔膜等電池材料;建築節能領域的聚氨酯等化工材料)。(節錄)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