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在記者會展示檢獲的大批證物,包括冒牌衣服及手袋。

檢值530萬貨物料經營年半 假貨售價平真貨最多八成

海關首次破獲冒牌「古着」(復古衣物)案件。不法商人利用時下追捧古着文化潮流的心理,引入冒牌貨魚目混珠;海關本月12日及16日先後在落馬洲管制站、旺角一間零售店和荃灣一倉庫,成功檢獲超過9,300件懷疑冒牌古着及40個懷疑冒牌手袋,估計市值約530萬元,兩名涉案人被捕扣查。●香港文匯報記者 蕭景源

海關本月12日於落馬洲管制站進行風險管理抽查一輛入境貨櫃車時,發現兩批分由泰國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經內地抵港的快遞,內有共75件懷疑冒牌古着衣服及40個懷疑冒牌手袋,市值約6萬元;海關其後追查收件人,並於上周二(16日)搜查一間位於旺角的古着衣物店及荃灣一個面積約4,000呎倉庫,合共檢獲超過9,200件貨物,市值約526萬元,一名23歲男東主和一名22歲女售貨員被捕扣查。

疑假貨混真貨出售

海關版權及商標跨境調查組指揮官司徒志輝表示,涉案古着店相信已經營約一年半,他們瞄準古着文化近年在港興起,遂把仿製品混入真貨出售;有關貨品來源地包括泰國、巴基斯坦、韓國及日本等,但俱以迂迴路線經內地運來香港。

據悉,有關冒牌貨品抵港後,會先被運到荃灣的倉庫進行分類篩選、翻新和清洗,再送到旺角的樓上舖出售,衛衣售價由500元至700元不等,外套則由1,500元至3,500元;冒牌貨的售價,較真貨便宜約三成至八成。

「古着(Vintage)」文化已有多年歷史,起源於歐洲,當時是窮人沒錢購買新衣,選擇買二手衫,其後因有藝術家和著名音樂人喜歡穿搭舊衣,追求自我風格、鄙視拜金,因而引來年輕人追捧古着潮流;日本近年更將這文化發揚光大,除過往牛仔褲品牌及經典運動牌子外,亦開發許多新的產品路線,如軍裝、樂團T恤、棒球衣、夏威夷恤等。

「古着」可區分為寶藏級、時尚級、便宜級三個類別。寶藏級就如古董一樣,有歷史故事和價值;時尚級是穿搭起來,令人一看便知道時代巨輪的轉變;至於便宜級則俗稱二手貨,衣物只是約二三十年的舊衣,經店家清洗好後販賣。

海關強調,一直與商標持有人密切聯繫,遏止冒牌物品活動。根據《商品說明條例》,任何人進出口冒牌物品或管有冒牌物品作任何商業用途,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