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梓田)新加坡在政府多年大力推動下,建築產業早已領先不少亞洲國家,由預製組裝組件、室內裝修、屋宇設備等等建造方法,都是其他城市的模仿對象。俊和建築控股行政總裁李家粦表示,組裝合成技術在新加坡的稱呼與香港有別,在當地稱作模塊化建築(PPVC)。惟香港政府在推廣模組化建築的力度稍嫌不足,以致MiC技術在私人住宅項目的應用上仍有不少阻滯。

新加坡政府十幾年前已預料建造行業的人手年紀日趨老化,年輕人不願入行,造成青黃不接。為了推動其「花園中城市」的願景,並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維持社會高度穩定,政府更視房屋為社會福利和責任。

星洲PPVC已發展逾十年

因此,新加坡政府加快興建人性化及有尊嚴的合理人均面積公營房屋(即組屋)。為了達成每年建屋量,局方着手研究一個建造期更快、更節省成本和減少依賴人手,且具環保效益的施工方案。模塊化建築(PPVC)遂應運而生,並於新加坡發展超過十年,已掌握成熟的技術細節和物流運輸。

李家粦稱,雖未能統計PPVC在新加坡的普及率有多少,但一個項目至少需要有八成以上工序使用PPVC,才能稱上PPVC項目,而政府對這類項目亦提供相對的優惠。

另一邊廂,去年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曾到新加坡訪問,與當地高層官員就城市規劃與發展交流,並參觀採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發展項目,聽取工程人員介紹項目的設計和建造過程、運送,以及在繁忙市中心裝嵌大型組件的經驗。其中,包括參觀一個興建中的私人住宅項目,聽取工程人員介紹項目設計,以及在建造過程中如何保育五幢歷史建築。該項目包括兩幢樓高56層的大廈,建成後將成為全球最高的組裝合成項目。

港建築物承受風力要求高

李家粦指,星港兩地對於預製組裝組件項目批核的標準不同,例如香港建築物承受的風力標準會比新加坡高,故通過審批的難度更高。加上香港政府提供予發展商使用MiC技術的項目優惠並不吸引,MiC技術項目的地積比可增加6%,這亦跟市場預期的雙位數相差甚遠,可見政府在推動MiC技術的力度不足。

由於以上種種,最終成本可能跟使用傳統建築方法相差無幾,有部分發展商原本使用MiC技術,但最終決定使用舊有建築方法,令MiC技術在港的普及化使用仍有一段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