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紀美榮獲國際工程技術學會(IET)頒發J. J. Thomson Medal for Electronics獎。 科大供圖

春風化雨三十載,劉紀美見證了校園各種變遷,唯獨理工科的男女比例,幾乎一成不變。她以過來人身份寄語年輕人,性別並非決定走上哪條學術道路的指標,「正如人人都可以做工程,不要將自己放在框框內」,鼓勵他們多作嘗試,尋找志趣。

面對工科界男多女少的情況,從事工程學教育逾三十年的劉紀美笑言:「這個情況幾十年來都未曾改變!」她提到,在她念本科的年代,班上的女生只有約10%;現在的女生也許有約20%,「感覺有少許進步啦!」

不過,她笑言這只是數字,性別其實並不重要,能力才是她挑選研究生的主要考量,無論男女,每個學生的特質都不一樣。

本港學術界一直存在「男生擅長理科、女生強於文科」的性別定型情況,亦有部分學生或因成績所限,被「勸退」心儀學科。劉紀美寄語年輕人切勿被這些框框設限,應該多嘗試各種新事物,尋找合適的方向。

劉紀美分享自己在求學階段,其實也嘗試過很多風馬牛不相及的學術範疇,經輾轉後最終才覓得心儀發展方向,但這在某程度要歸功於國外的學習制度,「只因外國轉科非常簡單。」回流香港後,她留意到香港的風氣與國外大相逕庭,唯有成績較好的學生才能轉系、轉學,感嘆這限制了學生的發展。●香港文匯報記者 詹漢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