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宜發

踏入牛年,第一次跟你們見面,在此祝每位讀者恭喜發財﹗身體健康﹗

雖然今年農曆新年,跟以往的仍然有着很大的不同,但相信這個對中國人來說是大日子的節日,仍然希望可以繼續開心愉快地慶祝,只不過方式可能跟以往有些不同,就是「低調」地進行。但始終有一些是不可以改變的,就是中國人的過年習俗。無可否認,我是一個幾傳統的人,從細到大經爸爸媽媽的栽培,而且在生活上不多不少學習了他們的過年習俗,所以在這裏希望可以跟你們分享一下,可能也有些跟你們一樣,不是要大家迷信,但這些習俗,又不是去傷害人,如果能夠簡單做到,何樂而不為!因為這個分享的目的,就是希望每一個讀者在新的一年也可以心想事成,百無禁忌,開開心心去度過每一天。

最記得細個的時候,每逢年三十晚開始,本來一向用開的「飯碗」,到這一刻,便會換上另一套,用我們俗稱「萬壽無疆」花紋的飯碗來慶祝新年,一直會用到大年初七才用回普通的,我相信寓意新一年有新的希望,去舊迎新,正如要買新衣服鞋襪過年的意思一樣,而且要隆重,所以要用上一些比較昂貴一點的飲食器皿,我覺得也很有趣。今天想起這一點,也很懷念一家人在農曆新年期間,拿着「紅卜卜」的飯碗一起吃飯的情景,當然我就沒有這個傳統習慣,不知道哪裏可以買到這些飯碗。

另一樣跟你分享的就是,可能現在你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時間已遲了一點。母親在我小的時候,每年農曆新年之前都會跟我們說:「在正月的時候千萬不要買紙張。」其實在十多年前才詢問我的母親為什麼有這個習俗,她說:「通常買紙張在以前年代,都是因為一些『大吉利是』的情況出現,才要買大量用紙張製造的物件燃燒,所以在整個『正月』,都不可以購買紙張。」所以在農曆新年前,我已經習慣買多一些廁紙及紙巾回家,還要看看足不足夠整個月份使用,其實無可否認,有一些壓力,怕自己忘記了。

另外在農曆新年的時候,如果到親戚朋友家裏吃飯,一定要「添飯」,可能你也大概知道為什麼,就正如在這些日子裏面,枱上的餸菜,也不要把他們吃光,要「有餘有剩」,就是可以有延續的意思。早前跟一班朋友到屯門一間寺廟吃齋菜,在進食期間,我也分享了一些家人讓我知道的過年習俗,原來他們從來沒有聽過。正如以上所講「正月」不可以買紙張,吃飯一定要「添飯」,其實這個「添飯」也適用於你第一次到人家吃飯的時候,象徵式也好,要再吃多一碗飯,當然你不愛吃飯的話,添少少也可以,相信意思也是還有下一個機會見面。還有在年初一至年初七期間,不可以打爛東西,如果萬一不小心出現這個情況,一定要說「落地開花,富貴榮華」。這些你們也一定聽過,所以很有趣,我們的過年習俗好像要步步為營地度過。

當然今天社會進步,任何事情也會講科學根據,這些以前年代所留下來的過年習俗,可能已經覺得沒有必要去遵循,但身為中國人的我們,其實有一些無傷大雅的事情,如果能夠延續落去,為什麼不去配合一下呢?始終我們希望,在新的一年開始,任何事情也順暢,不會有問題出現在生活上,雖然沒有人能夠答得到你,如果我真的跟從這些習俗過農曆新年,之後是不是也不需要再擔憂任何事情,但人總是要「心安理得」就好了,信不信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