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民聯主席、立法會工程界議員盧偉國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到現場實地視察。(資料圖)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屯門赤鱲角連接路隧道將於本月27日通車,經民聯主席、立法會工程界議員盧偉國今日(20日)接受訪問時表示,早前與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到現場實地視察,預期新路往返屯門南和香港國際機場只需10分鐘,較現時縮短約20分鐘車程。

盧偉國表示,隧道全長約5公里、深入水底60米,為香港現時最長、最深、是本港第一條以海牀底下鑽挖方法建造的行車隧道。工程在深入水平面以下約60米進行,而且要使用高達大氣壓力6倍的加壓方式進行挖掘。工程團隊特別引進「飽和高壓技術」,將接受過專業訓練的工程人員轉移到海床底下工作及生活,以4人一組,28日為一個工作周期。工作25日後,會到減壓艙減壓3日,重新適應地面的大氣壓力。

盧偉國指出,現時屯赤隧道建有本港首次於隧道行車道下方設置的「公用設施走廊」,用以安放排水管道、消防喉管、供電及訊號系統裝置等,維護工作可在日間進行,不影響交通。走廊並設有7部可雙向行走的電動車,方便工作。他表示,屯赤連接路在工程設計與建造技術方面,還有多項創新。利用這條新路往返屯門南和國際機場只需10分鐘,較現時縮短約20分鐘車程。

經民聯主席、立法會工程界議員盧偉國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到現場實地視察。(資料圖)
經民聯主席、立法會工程界議員盧偉國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到現場實地視察。(資料圖)

 

責任編輯: 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