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璐(右)及石丹理(左)公布研究結果。理大圖片

理大研究揭短期內地學習可增國民身份認同

新一份施政報告推出多項措施鼓勵年輕人到內地發展,高中通識科改革後亦設內地考察環節,協助學生掌握國家的最新形勢。理大昨日舉行記者會公布一項研究顯示,參加短期內地學習項目有助提高本地大學生的跨文化能力、促進他們對內地的積極看法與態度,以及增強國民身份認同。領導研究的學者在記者會上指,內地學習體驗有助學生提高對中國公民的身份認同,而這並不影響其本身的港人身份認同,兩者可和諧共存。■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研究團隊由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于璐及理大暫任副校長(研究及創新)石丹理帶領,並由城大的葉盛泉博士及教大的谷明月博士擔任協同研究員。研究人員選取了21個在2018/19學年的下學期或暑假舉行、1周至8周內的短期內地學習項目,包括暑期課程、文化交流和服務學習項目進行研究。

研究人員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了380名來自8所本港大學的本地大學生,他們主要為大學一年級至四年級生,逾六成從未在內地生活。他們會回應關於跨文化能力、對內地及內地民眾的看法、國民身份,以及對國家認同的問題;另以個人訪談形式訪問42名學生及16名導師,以深入了解他們的項目經驗和看法。

對內地看法變正面

結果發現,學生的跨文化及跨文化溝通意識於完成項目後顯著提高;學生完成項目後對內地及內地民眾的態度和看法變得更為積極和正面,其中以暑期課程及服務學習對學生的正面效果顯著。

此外,學生完成項目後,更認同自己是中國公民以及身為中華民族一員的重要性。同時,學生對於香港人、中國公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以及中華民族一員這4個身份的認同強度,均有顯著提升。

石丹理表示,有關研究旨在以科學角度了解內地交流計劃的作用,「有人會話嘥錢、無用、擔心『洗腦』……有人覺得畀學生多睇,只會令佢抗拒,亦有人覺得多接觸有助接納、認同,我們就嘗試以科學方法搵出答案。」

于璐補充指,研究顯示學生在完成項目後,會對自己作為中國公民的身份認同提高,「值得留意的是,這並不影響學生本身對香港人(身份)的認同」,研究亦說明不同身份都能和諧共存。

倡增中學內地交流項目

有關研究於去年1月至9月進行,于璐坦言有受去年社會事件影響,包括有部分內地交流項目取消,亦有學生放棄參與交流或完成研究問卷,以致未能達到最初招募800名學生的目標,「不排除部分放棄參與調查的學生或對內地持負面評價,但從數據上無從得知。」

石丹理認為,調查肯定了交流項目對學生跨文化能力的提升,但同時強調這類短期項目非「特效藥」,「唔會話經歷一個計劃就有脫胎換骨嘅改變。」

他又提醒,任何項目都應有所評估,「因為好多時會好心做壞事,或有機會帶來未知後果,唔好只靠感覺良好就覺得政策有用」,建議政府應多作相關評估,包括中學內地交流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