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專欄提到《三國演義》裏的司馬懿是個專業而成功的政客,今期再談談他在小說中的形象。
相較曹劉諸葛,他的形象並不算很立體。劉備仁厚,卻在為關羽報仇一事上失諸衝動;孔明睿智,但行軍過於保守。至於司馬懿,大概可以用「善謀善忍,心狠手辣」來概括。司馬懿的謀略,可以說是演義中首屈一指的。曹操作為奸雄,他具備的是雄才偉略,經營天下除了為自己建立權勢之外,其實亦為蒼生,《短歌行》就抒述了他招賢納士,希望能像周公一樣使天下歸心的抱負;至於司馬懿,更接近滿肚密圈,但為的只是一己之私,而非什麼鴻鵠之志。
演義記述曹操歷年來招攬了大量才華卓越的謀士和戰將。司馬懿身邊呢?那個創立九品中正制的陳群,以及輔助他對付諸葛亮的張郃、郭淮,都直接效忠於魏國,屬於司馬氏直系的,就只有同樣手段狠辣的賈充、陳泰,以及自己一手培養的口吃兒鄧艾,演義中的司馬懿,並沒有求賢若渴、一副英雄的形象,更多的是憑個人的謀略,甚至可以說是陰謀成事,上述的「左右手」主要是執行命令者多,出謀獻策者少,他的「善謀」,多少帶點負面意味。
此外,演義中的司馬懿,往往用以凸顯諸葛亮的智慧。如何能把一個人描繪得像神一樣算無遺策?不是找個傻子讓其予取予攜,而是利用城府極深,謀略過人的司馬懿作對比映襯,在每次激鬥中僅敗給諸葛亮,這樣的情節才引人入勝。所以我們在演義中看到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皆善於用兵抵抗,雖能擊退蜀軍,但總不能將其殲滅,一方面顯得其智力略遜孔明,同時亦反映其養寇自重的權謀。
司馬懿在演義中亦以「善忍」著稱。與諸葛亮對戰時,他採取固守不出的戰術,一次孔明派人送了一套女裝羞辱他,演義記載其反應:「司馬懿看畢,心中大怒;乃佯笑曰:『孔明視我為婦人耶?』即受之,令重待來使。」司馬懿和曹魏宗室曹爽共同輔政時,屢遭後者打壓,他選擇繼續「忍」,後來更詐病騙過曹爽,乘機發動高平陵政變奪權,在這場「忍」出來的政變中,皇族曹爽三兄弟被滅三族,其親信亦不能倖免,反映他心狠手辣的性格。
《三國演義》宣揚忠義的價值,偏偏整個故事的贏家卻是形象負面的純反派司馬懿,實在諷刺。然而,若細心留意上述幾項人物性格,你會發現司馬懿這個角色,在小說裏從來都只是一種工具: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作者用他襯托諸葛亮、曹操等主角,使他們的形象更立體更具層次,在情節推進方面,作者利用其謀略逐步令故事推向結局,帶出「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歷史觀。
■蘇澤民 香港恒生大學中文系講師
隔星期三見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