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四季以來,多個3A級國企債接連爆雷違約,引發市場憂慮。華晨集團更宣布破產重整。資料圖片

高信用債接連違約 衝擊市場信用體系

內地債市違約規模連續第三年突破千億元(人民幣,下同)規模,尤其進入2020年四季度後,國有企業異軍突起成為違約主力軍,河南永煤、華晨集團、清華紫光等多個3A級國企債接連爆雷違約,令內地25萬億元的非金融企業信用債市場信心大挫。有經濟學者擔心,倘發生高評級債大規模違約,或動搖債市的信用體系。近日中央已出手整肅債市,繼國務院金融委會議旗幟鮮明提出嚴懲逃廢債後,中證監上周末宣布對永煤及相關審計機構立案調查,試圖重振市場信心。■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

永煤債券違約風波開始於11月10日。當日傍晚,永煤公告稱10億元「20永煤SCP003」到期無法償付本息,構成實質性違約,引發債市連鎖衝擊,全國煤炭類債券以及河北、山西、雲南等地國企債均受波及,一級市場近百隻債券被迫推遲或取消發行,二級市場遭拋售大跌;而後又有華晨集團宣布破產重整,福建福晟集團、東旭光電科技、清華紫光等相繼違約。

此後國務院金融委會議明確依法嚴肅查處欺詐發行、虛假信息披露、惡意轉移資產、挪用發行資金等各類違法違規行為,並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給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兩天後永煤提出的50%兌付加50%270天展期的方案獲得了持有人全票通過,雖然違約個案不過10億元,但這家3A級國企信用債在毫無預警情況下的違約風波,對中國信用債市場的衝擊並未結束。

專家:有序違約助市場成長

打破兌付一直是監管部門推動債券市場化的方向,但此番違約風潮引發政府及市場的擔憂。華晨集團、永煤控股、清華紫光等AAA級國資背景主體相繼爆發債務違約,「有序的違約有助於市場成長,無序的違約會令10餘年積累的信用毀之一炬。只有違約的有序性得到維護,才有利於強化市場紀律,讓中國債市更健康地發展。」光大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張旭說,最近一段時間,個別AAA級主體的違約破壞了之前市場的有序性,結果是將提高債券市場整體的融資成本和難度。

「一旦高評級債券大規模出現違約,很可能意味着債券市場的信用體系不再具有代表性或需要重塑,使得這個市場定價失去指導方向和信心。」中國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員彭興韻表示,高評級債券違約可能動搖整個債市的信用體系。

彭興韻說,早前國務院金融委開會維穩債券市場,將近期債市違約定性為「周期性、體制性、行為性因素相互疊加的結果」,其中「行為性」首次提出,揭示出近期違約背後具有「逃廢債」等市場亂象的特徵。

永煤作為河南省地方煤炭企業,在上一輪新債發行20天後且賬面資金充足之下毫無預警而直接公告債券違約,華晨集團則是剝離盈利資產後宣布破產重整,令市場不得不擔憂地方政府在收入下滑、債務管控趨嚴的背景下,或有更多主動「逃廢債」,增加地方平台公司或地方國企違約出清的壓力和動力。

中央重拳出擊 消除風險隱患

此次中央整頓債市出手力度超過以往,不僅證監會表態「與相關金融管理部門密切協同,按照國務院金融委『零容忍』的工作要求,依據《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嚴肅查處相關違法違規行為」,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在此之間已對永煤、華晨集團及相關債券主承銷商、信用評級機構等中介機構進行自律調查。

日前有媒體報道,永煤涉嫌違規行為包括逃廢債、結構化發行、欺詐發行、操縱市場、未盡職調查、財務報表造假、虛假評級、信息披露不真實不及時等。

彭興韻預計,根據金融委會議精神,後續監管部門將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進行風險隱患的摸底排查,對債市進行一次大整頓,對一批違法違規案例進行處罰,同時對發債相關信息披露等監管提高和調整標準,遏制逃廢債傾向,重塑市場信用。

今年主要國企違約事件

時間 違約主體 

11月 清華紫光、河南永城煤電 

10月 華晨集團、瀋陽盛京能源 

8月 天津房地產信託、瀋陽機床 

3月 北大科技園 

2月 北大方正 

1月 青海省投資集團、青海鹽湖 

整理:海巖 

債市主管部門表態

國務院金融委 秉持「零容忍」態度,維護市場公平和秩序,嚴厲處罰各種「逃廢債」行為。 

央行行長易綱 穩步打破剛性兌付,該誰承擔的風險就由誰承擔,逐步改變部分金融資產風險名義和實際承擔者錯位的情況。 

中證監 按照國務院金融委「零容忍」的工作要求,依據《證券法》等法律法規嚴肅查處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投資人合法權益,推動債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 

發改委 針對個別苗頭性風險隱患,密切關注相關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督促制定化解方案。 

整理:海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