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楨 教授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

在當代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史上,深圳經濟特區的成立,是濃重的一筆。深圳發展之初,不過是數十平方公里的一個南粵小鎮,今天不僅成為東亞最大城市經濟體之一,更培育出眾多世界級科技企業。相對於深圳的經濟體量,其發展模式、產業結構,或許更加值得重視和研究。

回首過去40年,深圳的上升軌跡,其實也有着幾許起伏。十餘年前一篇「深圳,你被誰拋棄」,亦曾一度引起熱議。今天,我們就更有條件、也更有必要,重新審視深圳崛起的過程,尤其是其起點。有意思的是,我們習慣將同一時期的深圳與香港作比較,或橫向分析兩者的社會、經濟關係,而較少作縱向的、城市發展史上的對比。

香港社會的黃金時代,經濟發展的高峰在於1980、90年代。以此為基點倒推,我們發現,1950到60年代,大量移民匯聚香港;1970年代,英國工黨政府大力推動香港基建;以及本土出生、成長、受教的新一代成為生產與消費的生力軍——三點結合成一線,成為香港成功故事的底蘊。

深圳的歷史背景和政經定位,和香港完全不同。然而,從發展元素看來,卻和戰後三四十年的香港故事,頗為近似。須知道,在廣東省內外,和深圳同時推進的經濟特區就有多個,遍及東南沿岸,其後還有海南省。因此,在政策以外,應該還有決定性的市場、社會及文化因素,最終,譜寫出深圳的故事。

自1980年代始,大量移民就一波接一波湧入深圳,這些移民來自寶安、惠州、東莞等周邊縣市,乃至全國南北的工人、個體戶、專業及行政人員,與此同時,深圳市委與負責蛇口工業區開發工作的交通部招商局,也推動各式基建。直到今天,當年開發的深南大道、蛇口港、赤灣港、南山科技園區,仍然起着戰略樞紐作用。其他,隨着深圳市區持續往鹽田、龍華、龍崗等地拓展,也就容納了更龐大、更年輕的人口。

可見,深、港城市發展有着相近的根本因素,能否持續吸納外來人才,維持人口的年輕化,就決定了兩城發展的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