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在松社書店做新書分享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一處角落裏,有一群這樣的「90後」、「00後」男性打工者,他們幹一天玩三天,吃廉價的食物,經常睡大街,十天半月不洗澡、不換衣服,他們被稱為「三和青年」。社科院社會學學者田豐、林凱玄新書《豈不懷歸—三和青年調查》利用白描手法展現社會事實,描繪了一幅全面、真實的三和圖景。該書以點窺面,了解中國社會劇烈變革之下的城市化問題,探尋解決底層社會問題的出路。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社會學博士田豐做客鄭州松社書店,在《豈不懷歸:三和青年調查》新書分享會上,分享了他對三和青年的理解與看法。■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蕊 河南報道

最近出版的《豈不懷歸》是第一部針對「三和青年」的調查報告。兩位學者,田豐和他的碩士研究生林凱玄,試圖盡可能掙脫理論束縛,不帶預設,以白描的手法還原真實的「三和青年」。這項研究沒有申請任何科研經費,出版過程也是歷經磨難。經過反覆努力,雖然損失了一部分內容,這本書還是在成稿17個月以後出版了。出版至今,《豈不懷歸》已經加印兩次,在當當、京東等網絡圖書平台上的銷量都名列前茅。

三和青年:被時代遺棄的「零部件」

在田豐看來,如果沒有聚集在這裏的年輕男性打工者,三和就只是中國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的一個地名,有了這些三和青年,三和或許可以載入中國歷史,成為透視城鎮化、工業化發展中各種問題的一個案例,它背後凝結了經濟、社會、企業、城市管理等多方面因素,而三和青年則成為經典問題案例中的主角。

田豐認為,三和青年的產生,是一個時代行將終結時仍存留的社會「遺產」。數據顯示,2010年自中國經濟總量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中國過度依賴投資、出口以及盤剝廉價勞動力的發展模式進入尾聲,「當中國經濟開始追求高質量發展,當深圳的產業開始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先進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成為內涵式增長的主動力,沒有產生太大變化的或許只剩下農民工。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和少數超大型城市已經成為人才、資源的黑洞,越來越多缺乏教育、知識和技能的農村青年會隨之被吞噬在不平衡的發展過程中。」

田豐認為,三和青年作為底層社會代表,是一部分無法融入深圳、被淘汰的青年人群沒有選擇離開,而是試圖繼續在深圳低成本地存活。「深圳經濟社會發展也為他們的低成本生存提供了一定的現實條件」。

「混吃等死」是被動的「抗爭模式」

日本NHK的一檔紀錄片——《三和人才市場:中國日結1500日元的年輕人們》令「三和大神」一時在網絡上成為熱議話題。三和也被媒體稱為「癱瘓聖地」、「廢人村」、「黑色桃花源」。經歷了半年的田野調查後,田豐認為,這些「三和青年」是符合「90後」的整體特徵的。不論是「喪」文化還是「佛性」文化都代表着這一代青年想要獲得成就的難度越來越大,對生活的預期越來越低,他們會給自己找一些「合理性解釋」。 「不到1500日圓的日結工資能保證三天之內處於底線生存狀況,雖然有些工作可以使生活更美好,比如工資相對較高,工期相對較長的小時工和臨時工,能夠讓三和青年存一部分錢。但對於沒有未來發展方向和目標的人而言,活在當下貌似是一種更受歡迎的選擇。」

在田豐看來,「90後」和「00後」農民工身上有很多新的時代烙印,他們負擔的家庭壓力小很多,至少不需要承擔家庭支柱的壓力,能夠自己養活自己對他們的父母而言已經是極大的滿足。為此,當面臨剋扣工資、工作環境差等情況時,他們不會像父輩一樣忍氣吞聲,他們會主動維權,然而又沒有有效的自我保護手段,為此,他們選擇了新的抗爭模式——在大都市裏「混吃等死」。

而從三和青年的經歷可以看到,他們最初對社會、對工作、對生活都有一些期望,然而,在缺少技能,沒有收入並且被排斥的情況下,他們選擇了抵制工作、抵制進工廠,而這一抵制的結果便只能是成為在生存線上掙扎、混吃等死的軀殼。三和青年經常說的一個道理是:不想工作的原因是不願意被剝削、被剋扣、被歧視。田豐認為,這正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過程中把農民工「非人化」對待的結果。

豈不懷歸 出路何在?

「豈不懷歸」出自《詩經》,意為「難道我不想回到我的家鄉?」田豐說,書名有兩層意思。一層表明老一代農民工是「葉落歸根」,新一代農民工卻處於懸浮狀態,不回家鄉;另一層則是強調「歸」,這些人出路將來在哪兒?

在調研中,田豐發現,三和青年不回家鄉也有多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他們與家的聯繫原本就「弱」,不少三和青年屬於「留守兒童」,與父母的關係本身就比較疏遠;另一方面,他們不希望家人知道自己的現狀,「其原因可能是感到羞愧,或害怕家人擔心。」

田豐說,前段時間,他和林凱玄又去了一趟深圳。疫情期間,三和市場面臨改造,變化挺大。網吧、小商店沒了,招日結的還在,以前聚集在三和勞務市場,因為封起來了,都分布到周邊公園。他們現在睡覺也不能睡在三和市場,只能睡在周邊公園。不過,它的改造治標不治本,這種方式無法真正消除三和青年的現象,也許深圳沒了,也可能會在東莞、在廣州。

田豐也在書中探討了三和青年的出路,他認為,教育是為數不多的社會能夠幫助農村青年選擇人生的最重要手段,也是一勞永逸解決三和青年問題的關鍵所在。

「一個好的教育體系需要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舶來品。換言之,三和青年的出路不在於別人給他們劃定什麼路線,而在於他們改變人生軌跡的意志和能力。倘若每個人都有意願且有能力改變自己的生活,又會有多少人在花樣年華裏去三和『混吃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