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冬陽醫生

隨着醫學的昌明,人的壽命延長,很多以前的不治之症現在也只不過是慢性疾病,與病同行,例如以前的中風、腦退化症、癌症病人、腎衰竭病人、精神病等等如果得到適切的治療可以一直生存下去。不過病人的身體質素和心靈上的照顧非常重要,而一般的治療都只是關注着病人,但病人旁邊的照顧者很多時會被忽略。

我接觸很多不同的病患者和他們的家人,讓我深深體會到除了病人本人之外,他的家人所承受的痛苦和擔憂不為外人道,如果你易位思考,你就會知道他們的感受:自己的親人和所愛的人得到這些病,憂心是否醫得好,自己想盡辦法都覺得很無助,不知從何入手,而且病人本人有時也很難接受現實和自己的病況出現情緒問題,心情不好最容易就是拿旁邊的人來發洩,照顧者是首當其衝。

在外人看來以為是照顧者照顧不周,但日以繼夜每天的照顧奔波於醫院中會令到他們身心疲累,再加上外人或病人的埋怨和不理解令他們百上加斤,可能會出現心情差、脾氣躁、失眠、斷絕和外人的社交活動,不想和人交往,如果有經濟問題更甚。甚至會出現抑鬱、焦慮等精神問題。所以我們一直對病者和照顧者的關心同步進行。但現在的社會資源並不足夠。

所以病人來看病的時候如果他的照顧者同來我會留意他們的反應,希望能夠從旁協助,有時我會叫他們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找一日請其他人來照顧病者,或者送去一些機構的日託中心,這樣讓他幾乎爆煲的生活放鬆一下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約自己想見的朋友,有自己的生活,哪怕是只有一天或半天。當我同他們交談,很多次都有照顧者對着我哭了出來,這正是他們想要的,他們很需要有個明白他們的人去傾吓、講吓。

中國以前有句說話叫「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我見到我身邊的朋友很多都很用心去照顧老人家或病者,只是他們得到的協助實在太少,香港有個好處可以請家庭傭工,有的安老院也做得非常好,但並不是每個家庭都請得起家庭傭工的,有一些家庭既要出去工作又要擔心家中的病者,我希望香港的志願機構或者政府做多一些短期的照顧服務。我相信有很大的需求。

照顧者壓力少了對病者的照顧就會更加好,對病者和照顧者的生活質素有大大的好處,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