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孫東:港產業鏈可與內地錯位協同發展

2025-11-21 04:51:42 香港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陸雅楠)《綱要》提到,香港創科面對製造業規模偏小、與內地城市同質化競爭、發展成本高昂等挑戰。創科局局長孫東表示,特區政府一直高度關注並積極跟進相關問題,強調要因地制宜,善用本港卓越的創科成果,推動轉化,落實中試及小規模生產,這也正是新田科技城的重要發展方向,此舉能建立高附加值產業,從而吸引人才。在此基礎上,不排除發展若干極具香港本地特色的主打產業,數量未必龐大,但更能為本地經濟增長和青年就業注入動力。

孫東表示,內地企業普遍期望「走出去」的趨勢下,香港內聯外通的優勢,可為出海企業提供市場研究、法律諮詢、供應鏈管理等服務,助其高效拓展全球市場,加之「香港製造」品牌在國際上享有盛譽,可鼓勵內地科技企業將產品在港加工升級,轉化為「香港製造」品牌出口海外,實現多方共贏。

30%生產工序在港進行

即可視為港產業

他介紹,根據相關規定,只要產業鏈中有30%(個別行業如新能源汽車為40%)的生產工序在港進行,即可視作是香港產業。這意味香港產業鏈可與大灣區及內地其他地區錯位協同發展,促使本港傳統產業與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度融合,這些均是科技城發展的重要考量。

被問到新田科技城與科學園和數碼港的定位區別,孫東解釋,三大園區代表了香港「南、中、北」創科園區的整體布局:南部的數碼港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及網絡安全等領域;中部的科學園是一個更為綜合的產學研平台,目前也在北部進行布局,匯聚了眾多研發中心,並重點發展生命健康科技、先進製造等相關技術。河套與新田則是未來的新興產業區域,河套側重研發,新田科技城作為其天然延伸,將承載河套園區優秀的科技成果,推動其落地與產業化,兩地合體成為北部最大的創科園區,香港便可形成新的戰略發展格局。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