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歐盟亞洲中心主席:港連接歐亞具橋樑優勢

2025-11-21 04:50:43 香港
●Erik Solheim。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史柳藝)全球地緣政治緊張下,跨地域跨文化合作被視為重要發展方向。歐盟亞洲中心主席、前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Erik Solheim接受香港文匯報等媒體訪問時指,香港真正的優勢,在於它是一道融合中西文化的橋樑,在化解地緣政治緊張、連接歐亞方面優勢顯著。他同時肯定了中國在全球綠色轉型、和平發展中的積極作用,歐亞未來合作機遇集中於投資與技術共享。

Solheim近日在香港出席由特首政策組舉辦的「多極世界格局下的經濟變革─『中國經濟運行與政策』國際論壇 2025」,他受訪時形容,香港既深深植根於中國文化,也能融入西方文化,在當前推動全球化潮流下,將為香港帶來更多合作空間。

Solheim指出,縱使面對中美爭端,但從意願來說,各個國家都希望與中國和美國保持密切關係,香港應堅守橋樑優勢,「作為橋樑的能力,連接西方和中國─西方雖然在衰落,但仍然非常重要;中國正在崛起,未來將更加重要。」

他強調:「香港是一個好地方,有許多優秀的大學」,應依託優質高等教育資源,通過接收更多外國學生,讓年輕人在中西文明交匯中把握綠色合作機遇,實現自身價值。

綠色轉型難逆轉 歸功中國綠企

早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曾聲言氣候變化與可再生能源是「騙局」的言論,Solheim直言其不成立,特別是太陽能發電價格自2005年至今已下降95%,說明「從化石燃料轉向太陽能可以省錢,這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最便宜的選擇」,可見綠色轉型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認為這一成就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中國的綠色企業。

對未來歐洲與亞洲特別是中國的合作機遇,Solheim提到,預計2030年全球45%的製造業將集中在中國,「而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全球貿易樞紐和大型港口,在促進外國對華投資和中國對外投資方面可以發揮慣常的作用。」

不過他亦提到,西方社會部分人因長期主導世界形成的心態,或會成為合作的障礙,「他們非常傲慢,沒有真正意識到變化發生得有多快」,他以中國電動汽車為例,指出西方從質疑環保性到抱怨 「過於先進、太好了」 的轉變,呼籲西方 「從這些技術中學習,並加以改進」。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