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曉菁)團結香港基金的研究報告指出,港深機場聯絡線將為港深兩地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以4%的標準社會折現率,在50年的時間跨度內進行評估,預計該項目將為香港及深圳各自帶來870億元(港元,下同)及240億元的經濟效益現值,而兩地的建造成本估算則分別為580億元及220億元。根據全面的成本假設與涵蓋各客群的務實客量預測,香港和深圳均能實現正淨效益。
項目成本包括鐵路建設、購置列車及鐵路營運等。基於香港和深圳同類鐵路項目的每公里成本估算,並按標準建築成本指數已調整至2034年的價格水平,香港境內機場聯絡線的總建造成本估算為580億元,深圳段為220億元。
報告認為,對香港而言,主要經濟效益來自其機場具競爭力腹地的大幅擴展。機場聯絡線40分鐘的行程時間,使大灣區更多居民能便捷地使用香港機場,強化其連接長途國際市場的固有優勢。此外,還包括來自機場間轉機旅客與非航空跨境乘客的效益。
深港機場均可受惠
值得留意的是,通過模型計算後,機場聯絡線有望從根本上扭轉香港航空業的發展軌跡,改變「維持現狀」情景下的預期跌勢。若機場聯絡線能與廣深第二高鐵於2035年同步啟用,香港機場的客量預計將實現持續增長,即從2035年的1.06億人次,攀升至2040年約1.18億人次。此增長趨勢將使客量逼近三跑道系統的最高設計容量,確保這項重大基建投資得以物盡其用。
另一邊廂,深圳獲得的效益則呈現戰略互補性,主要來自於香港居民的非機場北上出行,加上較為溫和的轉機客源與腹地效益。最終,這將形成雙向強化格局:香港藉此拓展中國內地支線客源,而深圳則吸納更多香港始發需求,從而在兩個航空樞紐之間形成互利共贏的關係。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