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界候選人闡釋政綱 盼善用國際航空樞紐優勢
為讓選民了解功能界別候選人的政綱及從政理念,立法會換屆選舉「愛國者同心治港」選舉論壇昨日分別為地產及建造界,以及旅遊界別舉行兩場論壇,另外教育團體亦舉辦一場教育界別的選舉論壇。其中在旅遊界選舉論壇上,M1號候選人江旻憓及M2號候選人馬軼超充分闡釋政綱。作為巴黎奧運女子個人重劍金牌得主的江旻憓表示,想把奧運冠軍所帶來的公眾影響力,轉化為建設香港的力量,坦言她現時缺乏業界經驗,但會用比賽「追落後」的心態轉型,她說:「其實我與旅遊界一樣,都正經歷轉型。」馬軼超則強調,會從自身的專業經驗出發,向國際旅客系統性介紹香港優勢,突顯香港「半小時生活圈」特色,從都市繁華到自然景區無縫銜接的旅遊優勢。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健怡
在抽籤問答環節,江旻憓被問到旅遊業如何把握好「體育+旅遊」等政府的四大「+旅遊」政策,她首先回應說,希望自己成為第五個「+旅遊」,將體育背景結合旅遊,「我們有四大發展方向,是因為現時要適應大家對旅遊需求的不同,大家想要深度遊,包括政府近期發展的9個旅遊熱點,很多我都沒去探索過,我期待之後可以考取導遊牌,能帶更多旅客認識這些新景點。」
推動旅行社轉型 發展深度遊
對於如何聯動大灣區旅遊產品,江旻憓以全運會為例,建議香港善用國際航空樞紐優勢,體現「一小時大灣區」優勢,跨境單車、跨境馬拉松等賽事亦體現大灣區能夠發展更多旅遊路線。她認為,旅遊業界應團結一致,鼓勵市民共同發掘和推廣香港的特色景點,以體育背景為例,有關旅客的消費力較一般旅客高出約30%,停留時間亦長1.5至2倍,有助延長旅客過夜時間、帶動本地消費,進一步優化旅遊業的營商環境。
面對業界轉型,江旻憓指出,面對旅遊平台競爭,中小型旅行社數量已由1,600家減為1,500家,旅行社必須重新定位,積極推動升級轉型,發展深度遊、善用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優勢,並配合「一程多站」、大灣區旅遊及144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她並提出吸引年輕人開辦旅行社,但開辦旅行社門檻高,政府應檢討相關政策,令更多港人投身旅遊業。
本身是旅行社董事總經理、觀塘區區議員的馬軼超表示,自己於旅行社開始職業生涯,從此與旅遊業結下不解之緣,深信這是一份值得終生投入的事業。他以「重振旅遊業輝煌」為口號,提出多項具體建議,包括制定本地特色旅遊定位。
被問到如何由旅遊界的角度講好香港故事?馬軼超指,從自身專業出發,向國際旅客系統性介紹香港優勢。首先會強調香港具備世界級的交通網絡與良政善治制度,其次說明香港完善的房屋政策,最後突顯香港「半小時生活圈」特色,從都市繁華到自然景區無縫銜接的地理優勢。
被問到現時訪港旅客以內地旅客為主,政府和業界如何吸引更多國際旅客來港及增加留港日數?馬軼超建議,香港設古董車節日,讓古董車可以在各區的特定路線出行,相信可吸引到很多古董車的高端旅客,若活動為期較長,既能吸納汽車發燒友,又可顯著延長旅客停留時間,指定由香港旅行社承辦來港團隊,這樣「香港國際古董車旅遊節」吸引國際大量高消費旅客訪港,惠及航空、酒店及旅行社;並倡議政府利用機場第三條跑道,開放更多國際航線。
冀增旅遊界課程培育新血
提到旅遊業界欠缺年輕人入行,政府和業界應如何改善行業的形象?馬軼超表示,可增加旅遊業界課程,他亦會以自己所能培訓更多有為年輕人;他的助選團多為大學生,並大多已考取領隊證,透過他的指導入行,如果要增加新人入行,必須要「做大餅」,從中學及職業訓練局(VTC)增加相關旅遊業課程,讓他們了解並吸引他們入行。「疫情過後,我們旅遊業現在的階段正處於一個由治及興的關鍵時刻,所以需要有一位有豐富旅遊業經驗,有豐富從政經驗,德才兼備、誠實可靠的人,來出任立法會議員。」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