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與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昨日聯合發布《關於攜手打造港深全球金融科技中心的行動方案(2025-2027年)》(《方案》),鼓勵深港兩地充分發揮金融科技優勢,攜手打造全球金融科技中心。香港與深圳地緣相鄰、優勢互補,在金融服務與創科研發領域強強聯手,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科技」融合創新的良性生態,共促高質量發展。
《方案》提出六大合作措施,強調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以數據要素流通與數字技術創新為驅動,推動金融科技關鍵軟硬件應用研究攻關持續深入、場景適配不斷加強、成果轉化更加順暢,打造更加穩健高效的技術供應體系和開放創新生態,進一步鞏固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助力深圳建設具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金融中心。
香港作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擁有高度開放的金融市場、完善的法律體系和豐富的國際資本資源,金融科技水平更在最近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躋身全球第一;深圳是國家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在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勢如破竹;兩地在金融服務與創科研發合作互利共贏、前景無限。
《方案》緊扣「優勢互補」核心,明確提出支持深圳科技企業用好香港「生物科技公司上市通道」、「特專科技公司上市通道」及「科企專線」等政策赴港融資,更提出,推動符合條件的內地金融機構在香港落地金融科技子公司,承接全球金融機構數據處理、客戶服務、信息技術支持等業務,建設全球金融科技總部。這不僅為深圳科創企業打開了對接國際資本的「跳板」,更通過香港的國際金融網絡,助力企業在全球化布局中吸引人才、整合研發資源,助力「中國智造」搶佔全球價值鏈重構先機。
《方案》明確將深入推進數字人民幣應用推廣列為重點任務。數字金融作為金融創新的核心方向,其關鍵在於實現資金的高效跨境流通與多元應用場景的深度融合。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也是首個數字人民幣跨境試點地區,應善用「內聯外通」的樞紐優勢。對內,要加強與內地的政策聯動與場景對接,通過稅收優惠、場景補貼等引導措施,鼓勵香港居民開立和使用數字人民幣軟錢包和硬錢包,進一步擴大數字人民幣在兩地零售、交通及貿易等領域試點範圍;對外,要依託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國際貿易、航運、物流等領域推動數字人民幣的結算使用,提升數字人民幣的國際認可度,探索打造覆蓋全場景、全鏈條的示範性應用生態。
新興業態在全球範圍內尚處於「藍海」階段,相關的監管規則、技術標準及跨境協同機制尚未形成普遍認可的國際規則體系。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長期參與全球金融規則制定,可積極投入相關國際標準的制定,將自身的制度優勢轉化為規則輸出的競爭力,並通過與深圳在金融科技技術標準、實際應用場景試點、經驗反饋、跨境數據流動規範和法律服務等方面的實踐案例,率先探索出一套既與國際接軌又具實踐價值的監管範本,為國家在全球數字金融治理中搶佔制度先機與話語權。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