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有片)福建艦在這裏下水!揭秘江南造船的「龐大家底」

2025-11-14 08:16:00 神州

從鋼板切割開始,歷經造船人汗水和智慧的淬鍊。2025年11月5日,中國第一艘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電磁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入列,舷號「18」。

從中國第一艘木質明輪兵船「恬吉」開始,中船江南造船建造了3700餘艘船。

割炬為刀,焊槍為線,吊車為針,江南人構築着全球最大級別的集裝箱船、超大型的液化氣船、新型萬噸級驅逐艦、破冰船、航天遠洋測量船……人類在造船領域,最先進的技術與方法,在這裏上演。

中船江南造船生產運行二部副部長 袁世振:從圖紙研發、鋼板切割、電纜鋪設、管系安裝、設備聯調,整個過程中,和精度管控有很大關係,這背後更多的是創新在支撐這些內容。

液化氣船、集裝箱船、航空母艦

江南的「造船圖鑑」不斷豐富

近年來,中船江南造船在液化氣船方面不斷擴展,同時還在另一主流船型——集裝箱船建造領域攻城略地,集裝箱船越造越大,也越造越快。

在公務科考船領域,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中國第一艘獲得SILENT-R證書的海洋綜合科考船「東方紅3」號、中國自主設計研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大型航天遠洋測量船「遠望7」號等船先後交付。

汽車運輸船方面,江南先後建造了全球裝載量最大的LNG綠色動力汽車運輸船「安吉威信」號等船舶。

江南也從未忘記自己的首要責任,從昆明艦到南昌艦,再到福建艦的橫空出世。江南人用智慧熔鑄的不僅是萬噸鋼鐵,更是科技強軍的智慧和為國造艦的百年使命。

智能化、數字化

探秘造船一線的壯觀現場

三維數控彎板機、智能吊馬工作站、數字化小組立智能焊接生產線、三維測量。重複性、高強度的體力活,正在被更有效率的方式替代。

托盤、吊車,將冰冷的鋼鐵變成了流動的風景。總段對接,正在改變傳統的造船方式。

當上萬個零件,被分解為千張送貨單;當鋼板的切割時間,用「秒」計算;當門吊的移動,按米規劃;當船塢的使用,按天排布……

在龐大的造船現場,每個部門、每個區域、每個崗位,都有了自己的節律,將這些節律組合起來,就成了屬於江南造船的交響樂。

(來源:央視國防軍事頻道)

責任編輯: 張岩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