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昨日出席活動時表示,作為亞洲領先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香港是開發新型綠色金融產品的先驅,多種全球或亞洲領先的ESG產品在港首發。本周宣布發行的第三批政府數碼綠色債券,金額達100億港元,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數碼債券發行,彰顯香港在融合傳統金融與數字資產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
綠債發行連續七年亞洲居首
陳浩濂指出,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在「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背景下,香港已發展成為亞洲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中,香港繼續位列全球第三、亞洲第一。在此背景下,香港亦已發展成為亞洲領先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
數據顯示,2024年在香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務總額(含債券與貸款)超過840億美元。其中,在港發行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總額約430億美元,自2018年起連續七年居亞洲市場的首位,佔地區總額約45%。截至今年6月,共有超過200隻獲證監會認可的ESG基金,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1萬億港元,ESG基金數量及資產管理規模分別較3年前增長51%及18%。
陳浩濂強調,香港是開發新型綠色金融產品的先驅,已經見證多種ESG產品在香港的發展,例如全球首隻投資於亞洲地區綠色債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亞洲首批綠色零售存款證、全球首隻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主題的綠色債券和首隻離岸A股ESG ETF等,均在香港發行。這些創新產品不單展示香港在綠色金融領域的多元發展,更確立了香港在國際市場中的領先地位。
政府數碼綠債融入全球標準
香港兩年前發行全球首批政府數碼綠色債券,並於本周宣布已為發行第三批政府數碼綠色債券成功定價,涵蓋四個幣種債券,總發行額達100億港元,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數碼債券發行。是次發行亦於不同範疇應用更多創新技術取得突破,包括引入以代幣化央行貨幣交收的選項以進一步縮短交收時間、降低成本和對手方信用風險,以及將這批債券的數字代幣標識符(DTIs)與其國際證券識別編碼及發行人的法律實體識別編碼直接連結,令這批債券融入全球標準的整體架構。
陳浩濂指,是次發行不僅彰顯香港在融合傳統金融與數字資產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更體現香港在推動全球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堅定決心與卓越能力。
陳浩濂續指,為拓展綠色金融科技生態圈,特區政府於去年推出「綠色和可持續金融科技概念驗證測試資助計劃」,提供前期資助,推動進行綠色金融科技活動的科技公司或研究機構與本地企業合作,共有39個申請者涉及共60個項目已經獲批資助。另外,政府於2022年推出「綠色與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為香港合資格的從業員、專業人士、學生及畢業生提供資助。截至今年9月底,該計劃已涵蓋97個由本地大學、專業機構及國際培訓機構提供的合資格課程,批出超過8,300宗申請。在財政預算案中,已宣布將先導計劃延長至2028年,持續支持本地綠色金融人才培訓,提升業界專業能力,為可持續金融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新動力。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