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貢獻航天強國建設 香港大有可為

2025-11-14 04:47:08 評論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下稱「北航」)宇航學院副院長師鵬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專訪,暢談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描繪的航天強國建設宏偉藍圖,並為香港航天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香港在航天基礎科研具有顯著優勢,又是國際金融中心,應充分發揮獨特優勢,加強與內地航天科研、人才培養合作,着力建設亞太商業航天樞紐,貢獻國家航天強國建設,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香港大有可為。

國家「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建設航天強國。航天強國首次被寫入國家五年規劃重點任務,這傳遞清晰信號,航天科技不僅是國家科技發展的突破點,更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在助力建設航天強國、推進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方面,香港施展所長,足以貢獻國家所需,促進自身更好發展。

首先,兩地在科研創新和人才培養的互利合作,空間廣闊。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大學等大專院校在基礎研究和國際科技合作領域具備突出優勢,多年來在國家探月、衛星傳輸等項目作出亮眼貢獻,香港可以依託這些科研實力,聚焦航天新材料、遙感數據處理、空間通信等「軟科學」,形成與內地差異化的技術突破,打造航天創新高地。 北航宇航學院副院長師鵬表示,「香港高校在前沿基礎研究領域具有顯著優勢,北航則在工程應用與系統集成方面積累深厚,雙方可在空天信息系統、先進材料、航天生物醫學工程等方向組建聯合團隊,實現優勢互補、協同創新。」

同時,香港積極爭取更多國家級的航天項目落戶香港,持續加強對航天科研、人才培育的資源投入,讓香港成為航天科技人才搖籃和集聚地,為建設航天強國提供充實的人才儲備。 

其次,香港應善用金融優勢,加快商業航天發展。

商業航天已成為推動全球航天產業增長的核心動力。航天產業鏈涵蓋了從研究、設計、製造到發射、營運及應用的各個環節,技術複雜密集,產業鏈條長、服務領域廣,香港不需要也不可能投入航天產業鏈的全部環節。 

香港擁有成熟的國際金融體系和市場環境,應充分利用此優勢,為內地商業航天企業提供融資、保險、併購等綜合金融服務,助力資本與產業的良性互動,推動商業航天產業鏈高質量發展。還有,香港可在國家低軌衛星網絡建設,發揮設計、運營和數據管理優勢。

近年,新加坡航天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已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新加坡航天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之一,正是商業應用。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等在全球排名領先的大學,培養大量的優秀航天人才,支撐該國的航天產業發展。

香港應充分借鑑新加坡的經驗,立足 「一國兩制」 優勢,建立開放、透明、高效的航天管理體系,以科研和金融為兩翼,以國際合作為驅動,推動形成航天產業鏈集群,在航天強國建設宏偉藍圖中寫下精彩的香港篇章。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