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第十五屆全運會首次由粵港澳三地共同承辦,開幕式表演也特別突出這一點。其中有個環節是三地粵劇名伶──廣東曾小敏、香港汪明荃和澳門麥曉柔攜手演唱廣東名曲《彩雲追月》,意念不錯,意境也佳。
78歲的汪阿姐在此場合亮相,予人驚喜。汪阿姐不但是TVB鎮台之寶,其敬業樂業精神更成垂範,乃備受同行敬重和市民喜愛的藝術家,但畢竟歲月不饒人。看演出時,我突然想起最近以首位粵劇演員入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的林穎施。她是新一代粵劇花旦中的佼佼者,不但唱功、做功了得,而且性格活躍、進取,更德藝雙馨。
我看粵劇不多,首次看林穎施的演出是3年前由香港文聯主辦的《粵來粵好·曲頌盛世》粵曲演唱會,此乃包括多位青年演員在內的曲藝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活動之一。其中,林穎施與王志良表演《夢會太湖》一段折子戲,講西施和范蠡的愛情故事,兩人演出甚具默契,細緻地演繹了一對有情人對愛嚮往而又矛盾重重的心理。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再次欣賞到她的表演是2023年5月由姜昆帶領的中國曲藝家協會代表團訪港,在西九茶館劇場舉行《牡丹耀香江──第六屆中華曲藝港澳情展演》。這次演出有曲藝普及功用,特別安排了一節由港穗名伶分別以子喉、大喉和平喉演唱粵曲,其中林穎施以子喉表演一曲《昭君出塞》。
「茶館」是座位不超過200個的小型劇場,表演者和觀賞者距離接近,兩者互動非常明顯。記得她一開口「我今獨抱琵琶望……」時,現場觀眾隨即屏氣凝神地聆聽,其淒迷幽怨的曲調配以婉轉柔和的聲腔彷彿把人帶回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大漠,餘韻無窮。事後才知,她曾憑此曲入圍中國曲藝藝術界最高獎項「牡丹獎」表演獎,並入選2023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項目。反映其曲藝造詣獲國家級認可。我之後專門看了她的多場全劇演出,並不時與她溝通交流。
林穎施能在芸芸青年花旦中脫穎而出,與她從小接受正宗科班培訓有關。她在廣州出生,父親是粵劇發燒友,家裏不停播放粵曲DVD。潛移默化下的她讀小學時開始學戲,憑優異成績考入廣東粵劇學校,並破格提前一年畢業,再獲全額獎學金進入香港演藝學院深造,可謂是穗港兩地孕育出的粵劇精英。借助香港這個國際化平台,她也從內地走向國際。
難得的是,在馬不停蹄的工作日程中,她爭取時間到各大學進修。她更熱心於公益,早在疫情期間,就作曲填詞《武漢多珍重》在網上直播義唱,還參與香港乳癌基金、香港中樂團等籌款演出。在她身上,我看到青年汪明荃的影子。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