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The Running Game!」當這句經典開場白響起,意味着又有一班參賽者要為生存與金錢展開死亡競賽。由《寶貝神車手》艾加韋特(Edgar Wright)執導的新版《逃亡遊戲》(The Running Man),雖然改編自史提芬京43年前的小說,但當中預言的種種現象,在今日看來竟然準確到令人心寒。
2025年的改編版本,由導演艾加韋特聯同編劇米高波戈爾(Michael Bacall)攜手打造,將1987年阿諾版本徹底革新。製作團隊耗資龐大,拍攝期長達94天,橫跨英國和保加利亞70個不同場景。故事設定在一個被「The Network」財團控制的近乎未來的世界,格倫鮑威爾飾演的普通打工仔賓查理斯為了籌錢醫治患病女兒,被表面親和力強但實質冷血殘酷的節目監製丹基里安(佐舒布連飾)說服參加收視最高的死亡遊戲直播節目《The Running Man》。
比起舊版,新作更加貼近原著小說精神。參賽者必須在現實世界中逃亡30天,逃避職業殺手的追捕,只要生存到最後就能獲得巨額獎金。這個設定,簡直就是後來《飢餓遊戲》與《魷魚遊戲》的靈感來源。今次電影特別的地方就是將整個美國變成遊戲舞台,正如導演所說:「整個國家都是競技場,公眾都是遊戲參與者。」
電影中最令人毛骨悚然的,不是獵人的追殺,而是全民對死亡直播的狂熱。這種將他人痛苦當作娛樂的現象,與今日追看各種直播的心態如出一轍。差別只在於,《The Running Man》中的死亡是真實的,而觀眾明明知道,卻依然看得津津有味。這種「娛樂至死」的現象,在手機上瀏覽別人的不幸成為熱門話題的今天,簡直就是神預言。
對香港觀眾來說,《The Running Man》這個英文名字可能會讓人想起韓國綜藝節目。雖然兩者性質完全不同,但都反映了「追逐遊戲」的永恒吸引力。電影中的死亡遊戲與綜藝中的歡樂競技,其實都是為了滿足觀眾對娛樂的渴求,只是程度不同。或者看完《The Running Man》之後,你會對手機上的各種直播有不同的看法。
●文︰徐逸珊
送《逃亡遊戲》換票證
由洲立影片發行(香港)有限公司送出《逃亡遊戲》電影換票證20張予香港《文匯報》讀者,有興趣的讀者們請掃二維碼下載文匯App,並在App內的「意見反饋」欄目下留言,或剪下《星光透視》印花,連同貼上$2.2郵票兼註明索取「《逃亡遊戲》電影換票證」的回郵信封(填上個人電話),寄往香港仔田灣海旁道7號興偉中心3樓香港《文匯報》副刊部,便有機會得到換票證戲飛兩張。先到先得,送完即止。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