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子京)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在廣東考察時,指示要着力深化粵港澳合作,同時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和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多位全國政協常委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表示,習主席的重要指示為大灣區建設領航掌舵、把脈定向,大大增強粵港澳三地共同推動大灣區建設提質增效的信心和決心。
蔡冠深:推動港資港法港仲裁
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蔡冠深表示,習主席對於粵港澳大灣區要建設成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目標高瞻遠矚、定位清晰,香港應該認真貫徹落實、全力推進。未來,香港要在灣區規則機制「軟連通」方面貢獻更多力量,包括積極推動港資港法港仲裁,發揮國際高端人才的雙向流動和執業,河套試點跨境數據流通等等,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進一步便捷流通,從而加速大灣區從「地理共同體」向「創新共同體」的躍升,推動大灣區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新高地,最終實現大灣區居民「心聯通」的「三向奔赴」。
吳良好:在北都加快創科協作
全國政協常委吳良好表示,習主席今次考察廣東,指明建設大灣區是廣東的重大責任,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這是對廣東的諄諄囑託,也是對香港的殷切期望。香港未來要以建設國際一流灣區為目標,與廣東進一步整合現有資源、打通政策堵點、暢通體制機制、推動工作落實,在北部都會區加快兩地創科協作,引入國際規則標準和法律法規促進粵港澳統一大市場發展,以國際教育樞紐地位為國家輸入一流人才,以創新思維為大灣區宜居宜業宜遊優質生活圈設定更多便民利民措施,不辜負習主席的殷切期望。
姚志勝:制定大灣區經貿標準
全國政協常委姚志勝表示,推動大灣區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以促進粵港澳三地協同發展、各類要素跨境流動高效便捷,是促進大灣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三地要勇於改革、敢於創新,包括擇優銜接,選擇對大灣區建設最有利的規則機制,以至融合各自優勢,形成具有創造性、突破性的規則機制,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大灣區內無縫應用。他建議粵港澳三地作出高層次統籌協調,制定高度國際化的灣區經貿標準,借力香港促進大灣區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以經貿制度創新作為大灣區制度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助力國家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