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溟 經濟學博士、香港大學亞洲環球研究所亞洲環球學人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三個季度分別同比增長5.4%、5.2%和4.8%。在筆者看來,國家經濟運行保持穩中有進態勢,全年5%左右經濟增長目標仍有很大機會實現。
中國經濟穩中有進 工業動力足
在一眾宏觀指標中,工業生產表現最為亮眼,多數行業、產品保持了較快增速。更值得關注的是,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繼續保持較好增勢。前三季度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9.7%和9.6%,增速分別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3.5個和3.4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前三季度增速和上半年增速相比、和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相比,均加快0.1個百分點,且對全部規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升1.4個百分點至24.7%。
其次、數碼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持續推進。前三季度,規模以上數字產品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7%,高於全部規上工業3.5個百分點,與上半年持平,並已連續26個月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從行業看,充電樁產品和風力發電機組產品產量分別增長22.2%和72.4%,增速比上半年分別進一步提速4個百分點和0.4個百分點。
高新製造業經營持續改善
再次,高技術、高質量、新動能行業的產能利用率、價格和企業利潤均有所改善。伴隨着營商環境和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政企關係和商業關係持續優化,推動市場供求關係改善,促進價格合理回升、企業利潤增厚、活力增強。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三季度產能利用率為79.0%,分別比上年同期和二季度增加1.1個和1.7個百分點。
工業品出口同樣彰顯韌性,對主要行業地區出口回升明顯。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3.3%,較前8個月份累計值同比增速回升0.3個百分點。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最新統計數據,出口的最大拉動品類仍是電子中間品,9月份集成電路、液晶平板顯示模組、音視頻設備及零件出口總值同比分別增長32.7%、17.0%和7.8%,合計拉動出口1.8個百分點。
擁多重優勢 助力中國科技「走出去」
工業品出口的新變化、新動能也反映在香港進出口結構上。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字,今年前8個月,在香港出口的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以及動力產生機械及儀器每月出口貨值的同比增速都能維持在10%以上,直接推動十項主要貨品類別的每月出口貨值同比增速能維持在11.9%到18.5%的區間。
筆者認為,香港在推動中國內地高新科技與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方面具備多重優勢。作為全球金融與貿易樞紐,香港不僅擁有成熟的物流基礎設施與高效的通關制度,更憑藉其自由港地位與低稅環境,為內地創新企業提供了便利的出口通道。香港的法律制度與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亦有助於提升科技產品的國際信任度,促進技術成果的全球轉化。
此外,香港匯聚了大量國際投資者與專業服務機構,能為內地企業提供品牌策劃、市場定位及融資顧問等全方位支持。透過在港設立研發中心或參與國際展會,企業不僅能接觸海外買家,更可藉助香港的市場敏感度,調整產品策略,提升出口競爭力。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