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七嘴八舌】古禮知多少

2025-10-23 04:02:27 七嘴八舌

小臻

在這個AI時代,仍有百對青年人才身着傳統服飾,在浙江橫店影視城舉行融入中式元素的集體婚禮,婚禮現場新人按中國傳統婚禮習俗行「沃盥之禮」、「同牢合巹」、「結髮之禮」等。在廣西大新縣德天跨國瀑布景區,35對中越新人在山水景致中許下愛的誓言。哪怕沒有機會參與類似大型儀式,時下青年都會為自己設計一個特別婚禮。

總覺得無論經過多少年演進,中華民族的血脈始終潛藏着,影響着你的行為,「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的傳統美德不自覺地在某些時刻會發生作用。儘管隨着中西文化交流,許多東西可以共融互通,年輕人在外流浪見識多了或許洋化了,但不會完全脫離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終有一天又會認祖歸宗。人的智慧多樣性和感情豐富AI取代不了,如果有人寧願選擇以機械人作伴也不願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生活,那還算人類嗎?

從青年在中國傳統婚禮上需要按習俗行古禮可以聯想到這也體現出一種傳統文化的教育。如果不上網查資料請你講出「沃盥之禮」、「同牢合巹」、「結髮之禮」的形式和含意,相信很多人不清楚,不過當你問行禮的人一定清楚。那來給你溫習一下,行「沃盥之禮」簡單講是洗手禮節,西周社會高級貴族在祭祀、宴饗等重要活動之前都要行「沃盥之禮」,源於春秋時期由奴隸服侍貴族們淨手的儀式,顯得莊重。

「同牢合巹」是婚禮的核心儀式,「同牢」是指夫妻共食同一塊肉,象徵共同生活的開始,福禍與共。「合巹」則是新人將剖開的葫蘆製成的酒器交杯共飲,代表兩人合而為一,永結同好。

「結髮之禮」是在洞房花燭夜,飲交杯酒之前,新郎和新娘坐在床邊,男左女右,各自剪下自己的一綹頭髮,將這兩綹頭髮互相纏繞起來,寓意為「結髮同心、生死相依」。

記得去年去佛山參觀嶺南新天地,一個百年古宅作為展廳,裏面專門展覽傳統的婚嫁儀式所用的東西。花轎、禮盒、新娘行禮用具等等,還有各種禮節的源起解說,當看到「三書六禮」的注釋,特別拍攝下來考考人,確實有趣。平日大家都順口講,經過「三書六禮」明媒正娶過門,那麼「三書」是哪三書?是指聘書、禮書和迎書;「六禮」則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擇吉日)和親迎(迎親)六個禮法。因為古代沒有婚姻註冊處幫手證婚,透過「三書六禮」的結婚程序中的文書和禮儀就等於通知了親屬鄰里,以取得社會的認可和保障。在古代男女若非完成「三書六禮」的流程,婚姻便不被承認為明媒正娶,直接影響婚姻的吉利與合法性。

時代改變,我們有法律文件證明婚姻的合法性了,某些步驟不再需要做,然而中國人對婚姻很重視 ,結婚都希望是一生一世,家長及一對新人都祈求好意頭。無論婚禮以中式或西式舉行,依舊會問名(男家提親,女家接納後夾時辰八字、過大禮、擇吉日接新娘)。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