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十五五」將擴大貨幣互換 支持人民幣境外投融資

2025-10-20 14:24:48 要聞
●今年10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與冰島中央銀行行長約翰松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競文)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今日召開,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十五五」規劃的建議。四中全會前夕,中國人民銀行下屬媒體《金融時報》發表系列文章專訪人行有關部門負責人,闡釋「十四五」(2021-2025年)期間貨幣金融領域重要成果,並展望「十五五」。談及金融改革開放及人民幣國際化,人行宏觀審慎管理局負責人表示,當前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步伐加快,經營主體對人民幣使用的內生需求增加,香港已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核心樞紐。下階段,央行將深化人民幣融資貨幣功能,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支持境內外各類機構在境外發行、交易人民幣資產,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堅持市場驅動和企業自主選擇,營造以人民幣自由使用為基礎的新型互利合作關係」。人行宏觀審慎管理局負責人引述數據指,過去五年,人民幣跨境貿易和投融資大幅增長,人民幣資產的全球吸引力明顯提升,人民幣在全球金融穩定體系中重要角色凸顯。目前,人民幣已成為中國對外收支第一大結算貨幣、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三大支付貨幣,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中的權重位列第三。

貨幣互換網覆蓋六大洲經濟體

今年9月末,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的三年一度全球外匯市場調查報告顯示,人民幣繼續保持全球第5大交易貨幣地位,人民幣全球交易份額佔比8.5%,較2022年上升1.5個百分點,是全球佔比增幅最大的貨幣。

人民幣亦變得越來越「好用」。經過多年發展,人民銀行基本建成多渠道、廣覆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網絡,包括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商業銀行行內跨境系統,以及中國銀聯、財付通、支付寶等商業機構構建的跨境零售支付網絡。另外,人民銀行構建的貨幣互換網絡已成為全球金融安全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簽署有效互換協議32份,基本覆蓋全球六大洲重點地區的主要經濟體,規模約4.5萬億元人民幣。

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

展望「十五五」,上述人行宏觀審慎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將繼續為境內外主體持有、使用人民幣營造更加良好的環境。在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方面,將全面清理、優化、整合跨境貿易投資人民幣結算相關政策,完善企業境外上市資金管理政策,優化跨國企業集團資金池相關政策。指導商業銀行將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納入優質企業名單,優化業務辦理流程,提升人民幣資金收付效率。

人民銀行還將有序擴大貨幣互換合作覆蓋面,重點是與中經貿往來密切的國家和地區加深合作,有效使用互換資金,增加流動性供給,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

在深化人民幣融資功能方面,更好發揮央行間貨幣互換機制支持人民幣跨境使用的作用,完善銀行跨境同業人民幣融資管理,鼓勵和支持更多符合條件的境外機構在境內發行熊貓債。同時,進一步推動金融市場高水平雙向開放,適當整合投資渠道,吸引更多境外機構有序投資境內市場。

人行強調將支持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完善跨境人民幣流動性供給安排,優化清算行布局,持續加強對清算行的流動性等政策支持;支持境內外各類機構在境外發行、交易人民幣資產;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和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的地位。

●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今年6月聯合舉辦跨境支付通啟動儀式。 資料圖片

「十四五」人民幣國際影響力提升

跨境貿易和投融資大幅增長

●2024年,CIPS處理跨境人民幣業務17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十四五」年均增長40.3%。

●今年上半年,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合計為35萬億元,同比增長14%。

人民幣資產的全球吸引力提升

●境外主體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超過10萬億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或貨幣當局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

●主要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存款達1.6萬億元。離岸人民幣債券及境外機構發行的熊貓債存量規模約2萬億元。

人民幣全球支付清算網絡完善

●CIPS已接入1,729家參與者,覆蓋全球六大洲共189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餘家法人銀行機構。

●數字人民幣跨境交易以及境內外快速支付系統、二維碼互聯互通穩步推進,跨境支付效率提升。

●人民幣清算網絡加快布局,在33個國家(地區)授權清算行,覆蓋主要國際金融中心。

全球金融穩定體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人民幣被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權重佔比達12.28%,位列美元、歐元之後。

●中國人民銀行已與32個國家或地區的央行或貨幣當局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模約4.5萬億元人民幣。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