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中大推新課程模式 盼育「周身刀張張利」醫生

2025-10-08 04:28:17 香港
●中大醫學院將於2026/27學年推出CU Medicine Plus,銳意培訓集學者、創新者、領袖及人道主義者於一身的新醫生。中大醫學院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姬文風)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宣布,將於2026/27學年推出新課程模式CU Medicine Plus。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介紹指,新模式讓醫科生在6年的學習過程中掌握醫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術,並會加深他們對人道救援、創新科技、人工智能(AI)、領導能力等的知識,期望培養出集學者、創新者、領袖及人道主義者於一身的新一代醫生,以更好地應對人口老化、慢性疾病、人工智能應用等未來醫療體系的趨勢和挑戰。

CU Medicine Plus貫穿六年醫科課程,分為三階段。在一年級至二年級的「基礎層」,着重全人發展與跨學科體驗,鼓勵同學參與社區服務、人道工作及選讀副修課程,如工程、電腦科學、公共衞生等;三年級至四年級的「進階層」,會讓學生透過專題研習或科研實習,探索不同醫學專科領域,發掘自身興趣及志向;五年級至六年級的「高階層」,將提供專科研究項目及臨床實習機會,讓學生於真實的醫療環境中,對自己選擇的專科作深入了解。

冀拓醫學生全球視野

趙偉仁說:「現在醫生不止要懂得本科範疇(知識),尤其是我們想要培養創科人才時,需要學科交叉。這些經驗累積,可幫助學生將來成為一名領袖、研究或人道救援人員。」他指出,課程強調超越傳統課堂,結合醫學知識與創新科技,讓學生及早接觸臨床實踐、科研創新及人道服務。

中大醫學院早於十多年前推出「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GPS),旨在栽培學生畢業後在醫療和科研等界別擔當領導角色。「通過GPS,我們認識到過去十年的成功元素,並且當中部分可以讓全體醫科生都能得益。」他以賽車為例,形容GPS學生好比一級方程式賽車的級別,「要有很強嘅深度(鑽研),讀完可以去牛津劍橋MIT讀PHD,再返嚟做我哋(中大醫學院)嘅教職員,但我哋要求全體同學提升知識學習嘅廣度。」他期望通過今次優化,能拓闊醫學生的全球視野,獲得多方面的醫學發展,同時更好地學習同理心。

中大醫學院副院長(學生事務)吳兆文指出,CU Medicine Plus重新整合並優化很多醫學院現有的學習機會,「醫學院本身已提供眾多機會,以往比較主動嘅同學,會爭取到更多……但都有啲比較唔太主動嘅同學,只會讀書。」CU Medicine Plus會作出一些規範,「以前可以『什麼也不做,純粹讀書畢業』,但如此畢業只會獲得醫學知識,不會具備未來醫生所需要的特質。」

中大醫學院副院長(教育)黃仰山強調,CU Medicine Plus讓學生按興趣及需要靈活規劃個人化的學習路徑。課程設計着重提升學生的全人發展,讓他們透過自主導向的學習路徑,獲得深化醫學知識的機會,同時豐富其學習與生活體驗。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