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數據要素x滬港合作開放數據競賽2025」上,港鐵與科大組成的「鐵路領航者」團隊,憑藉其突破性的「客流預測模型」方案,斬獲「最佳智慧出行大獎」。該方案利用大型動態模擬技術,進行乘客路線選擇和交通流量預測,旨在徹底改變交通規劃模式。
「鐵路領航者」團隊代表、科大極智慧城市研究院助理研究工程師盧澤仁表示,「客流預測模型」結合營運數據、政府開放數據與乘客行為建模,配合數位孿生技術,能模擬不同人流情境,為大型活動與日常運作提供參考,能及早預測車流及交通堵塞情況,例如啟德體育園的人群管理案例,讓大家看到技術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價值與擴展潛力。
對逾600萬乘客出行數據校準
有關系統建立涵蓋數十億組數據資料的港鐵網絡數位孿生模型,能模擬超過400萬活躍旅客的日常出行,涵蓋港鐵、巴士、電車和渡輪的綜合交通網絡。該模型運用港鐵公司的營運數據、政府開放數據,建構一個精準的數位孿生,對超過600萬次乘客出行數據進行校準,準確率達到九成。
方案可根據不同情境預測,例如模擬有新車站時,市民出行模式的變化,亦進一步研發了針對在地鐵服務受阻下,乘客行為模式估算,令鐵路可以提前做好應對措施。盧澤仁舉例指,有關模型今年特別為啟德體育園的開幕而做了分析。他表示,按最高容納6萬人計,人潮在進入和離開體育園對鐵路營運有壓力,而離場時間有很大影響。例如活動在晚上6時前和11時散場,人流高峰可以相差20%左右。他認為,內地其他城市甚至世界其他地方,都有機會用到這一套解決方案。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