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口岸通」便利兩地往來 促灣區融合

2025-09-26 04:20:21 評論

文平理

隨着大灣區一體化發展深入推進,香港與內地居民往來日益頻密,深港跨境旅客人次屢創新高。在此背景下,提速增效、便利過關成為兩地民眾的關鍵需求。保安局9月22日推出一站式過關資訊平台「口岸通」,便利南下和北上的旅客掌握各陸路管制站的最新情況,有助他們計劃跨境行程。「口岸通」平台智能化地輔助優化通關秩序、緩解口岸周邊交通壓力、提升跨境治理效能,切實回應了民眾需求,亦彰顯本屆特區政府深化改革、提升效能的務實施政風格。

整合資訊實時更新

「口岸通」的一大亮點是完備的一站式過關資訊整合及實時情況更新。以往,旅客若想了解管制站出入境大堂內旅客輪候時間和路面交通情況,需要輾轉多個網站或平台,費時費力;而現時,旅客只需通過「口岸通」,就能一次性取得各陸路管制站旅客和私家車過關平均輪候時間,以及港珠澳大橋過境穿梭巴士(金巴)和落馬洲—皇崗過境穿梭巴士(皇巴)的平均輪候時間等有用資訊。

通過實時數據提前預判及引導人流,「口岸通」為民眾出行「想在前頭」。旅遊旺季口岸「逼爆」的情況往往由於人流過於集中且資訊更新滯後,導致旅客無法提前預判;因此,了解實時情況、選擇合適口岸,對優化出行體驗、紓解口岸擁堵風險、提升跨境通關效率十分重要。「口岸通」以綠、黃、紅燈號分別代表「正常」、「繁忙」及「非常繁忙」三個等級,顯示各個陸路管制站的過關情況,並提供平均輪候時間的粗略估算。相關資訊每15分鐘更新一次,讓旅客掌握最新情況。

提前獲取信息讓民眾既能在出行前做好預判與路徑規劃,又可分散人流、緩解擁堵,平衡各口岸出入境客流量分布,使口岸運行效率及資源利用最大化。此外,「口岸通」亦會實時顯示各陸路管制站的突發情況,包括附近的重大交通事故。這一設計不僅支持旅客動態調整行程,更有助規避在前往口岸途中大排長龍引發次生擁堵風險,從而阻礙區域交通。

科技賦能提升效率

數據互通與規則銜接,是粵港澳大灣區協同治理的一項重點,推動兩地信息及資源高效流動。特區政府與深圳市人民政府積極對接,通過「口岸通」與深圳口岸辦公室「i口岸」微信小程序及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實現實時數據共享,包括跨境過關資訊、香港即時路面交通情況等,讓旅客便捷獲取動態信息。此次協同實踐是兩地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創新試驗,優化通關流程、提升信息透明度,有效提升通行管理效能,為未來兩地跨區域協同治理模式創新與制度型開放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參考範本。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成立「AI效能提升組」,強調推動科技革新,以提升效率。「口岸通」將在下一階段引入實時影像,利用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評估各陸路管制站的實時過關情況。未來,特區政府可與深圳市人民政府進一步深化跨域交通影像數據共享機制,並聯合深圳的科技企業開展AI算法協同研發,在供需對接中實現優勢互補。

「口岸通」為兩地人員流動提供高效通道。當前,香港與內地在多領域合作緊密,產業融合帶來大量跨境需求,提升人員流動效率是釋放大灣區潛能的關鍵。「口岸通」有助促進生產要素高效配置,支撐產業協同創新。高效流動更加強了社會聯繫與交流。隨着「口岸通」功能進一步優化完善,大灣區人員流動將更順暢,激發經濟活力;未來更有望推廣至全國,為全國各省市與香港之間的人員往來、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等各領域互動提供便利,助力高質量發展。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