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尋:

【2025施政報告特首專訪】李家超連續四年發表施政報告後接受大文集團專訪:改革凝聚社會力量 民生最終必定受益

2025-09-20 04:32:25 要聞
●李家超表示,深化改革最終一定是民生受益。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李家超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負責人黃曉敏、大公報總編輯于世俊聯合專訪。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今年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是香港經過3年沉潛迎來的深化改革之年,是香港開拓新局面的又一關鍵節點。於日前公布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到訪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並接受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旗下媒體聯合專訪,闡釋他的施政哲學與宏觀布局。李家超表示,深化改革是很正確、有共識的方向,為北部都會區發展拆牆鬆綁,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改革點,有助凝聚大家共同改革的力量。同時,通過產業結構改革,以及將有為政府、高效市場結合,最終一定是民生受益,他希望大家共同參與,齊心讓香港「升呢」。(尚有專訪新聞刊A2、A3)

●香港文匯報記者 柴婧

李家超昨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負責人黃曉敏、大公報總編輯于世俊聯合專訪,這是他連續第四年在公布施政報告後到大文集團接受專訪。

「今年施政報告是貫徹2022年開始一路做下來的部署。」李家超解釋,他上任後就提出要改革,但當時的深度、廣度都只是起步階段。2022年他剛剛上任,要及時處理很急切要解決的疫情和房屋問題。他很快提出將輪候公屋時間「封頂」,為新建單位面積「封底」;2023年開始,社會走出疫情,形成改革的基礎;2024年之後,香港建立了更為安全穩定的環境,完成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真正全力拚經濟、謀發展,進一步走向由治及興。

改革程序與產業結構

李家超說,他特別在上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中講明自己改革的理念,這也是第一次有特首講改革的理念,因為他希望凝聚共識,「大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特首要告知自己的一套想法。」

他表示,今年發表的施政報告的主題「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 發揮優勢 同創未來」,總結了整份施政報告的理論、行動策略和目標。今年要開啟深化改革,他要告訴全社會改革的好處,以及可以從哪裏入手。

首先是北部都會區發展,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大力改革,為程序、制度拆牆鬆綁,今年發表的施政報告亦提出訂立加快發展北部都會區的專屬法例等,「有大家都可以看到的改革點,經濟產能的突破點,更能營造大家共同改革的力量。」

另一個改革方向是產業結構。「我們的服務業一向做得很好。希望未來香港有更大能力承受經濟起伏,我們的產業可以是高質量、新興、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還會引入高端製造業,以及一些香港過去沒有的產業。」李家超希望這一改革,能讓大家未來有穩定工作的同時,收入更多、工作環境更好。

有為政府結合高效市場

同時,把有為政府、高效市場結合亦是高效做法。李家超表示,經過3年多的改革,積累了市民對政府的信心,大家相信政府是做實事的,政府引入商業模式運作,市民明白是為了大家好。例如,今年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康文署引入市場營運模式服務,包括在博物館閉館日出租場地供舉辦商業或私人活動、開放更多場地作租用、推出收費的旅客導賞、開發更多文創產品,提升體驗和經營效能,亦會探討邀請市場參與,提升鯉魚門公園度假營的營運及在指定試點營運沙灘,建設康樂休閒及水上活動熱點,「先做第一個階段,如果效果好,再做第二、第三階段改革。」

在軟件建設的同時,李家超強調,硬件對改革十分重要。他提到,啟德體育園的建成和使用,令大家信心大增,讓大家明白硬件的重要性,「原來一個世界一流的硬件,讓大家都那麼振奮,大家都那麼有信心。」

全文長達3.8萬字的新一份施政報告,是香港深化改革的藍圖,是市民奔向更好生活的願景。李家超表示,根據過往落實的經驗,他對落實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政策和措施充滿信心。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255

顯示更多...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