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錦球 全國政協常委 香港友好協進會會長 香港義工聯盟主席
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立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緊扣經濟與民生兩大核心主軸,以深化改革、心繫民生的初心目標,對香港突破發展作出創新部署。報告不僅着力鞏固提升香港優勢地位,更以破格思維、拆牆鬆綁,加速北部都會區發展,並推出一系列覆蓋住房、養老、就業等範疇的惠民措施,充分體現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報告廣納社會各界意見,既回應了國家對香港的戰略期待,也切中了市民對高質生活的追求,展現出香港在新階段奮發有為的新氣象。
拆牆鬆綁加速北都區建設
北部都會區作為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核心載體,其發展進度備受矚目。施政報告將北都建設置於香港服務國家戰略的優先位置,推出以頂層統籌為核心、以創新模式為支撐的系列舉措。報告明確成立由行政長官親自主導的「北都發展委員會」,並下設三大專項工作組,這一從決策層到執行層的閉環架構,不僅確保了國家戰略在港實施的精準性,更能高效協調跨部門、跨區域資源,為北部都會區奠定「規劃先行、統籌推進」的堅實基礎。
在具體實施層面,報告針對開發建設中的痛點難點提出多項突破性方案。開發模式上,除了探索原址換地、片區綜合開發等多元路徑以吸引企業參與,還明確以試點形式推行「分階段開發」模式,借鑒內地「1.5級開發」經驗,優先推動商業配套、社區服務中心、短途交通線等低密度設施落地,既快速激活區域人氣與活力,也為後續大規模建設積累經驗。
報告提出訂立加快發展北都專屬法例,同步推出土地自願交出及抵消方案,並引入針對重點項目的快速審批機制,從法律層面簡化規劃申請、環評審批等流程。這些都回應了國家與香港社會對北都建設的迫切期盼,更體現出特區政府拆牆鬆綁的決心,將有效推動北都規劃從「圖紙」走向「實踐」,為香港經濟發展開闢新空間、注入新動能。
精準落實惠民生舉措
施政報告以「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開篇,以民生專章結尾,涵蓋土地房屋、醫療福利、就業支持、教育資源等九大領域。更為難得的是,特區政府並未採取簡單「派糖」的短期措施,而是「好鋼用在刀刃上」,把寶貴公共資源投向北部都會區建設、產業升級等中長遠發展領域,同時兼顧民生急需,展現出「謀長遠、惠當下」的施政智慧和定力。
在民生保障的核心領域,報告推出多項讓市民「看得見、摸得着」的利好。居屋綠白表配額比例從「四六比」調整為「五五比」,進一步傾斜公屋租戶,助力更多低收入家庭圓「置業夢」;養老服務持續升級,「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數量增至1.6萬張、「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增至7,000張,並新增3個鄰舍中心,緩解長者「照顧難」問題。跨境養老的突破更為亮眼,年底前將推出名額1,000個的試驗計劃,資助選擇赴粵養老的綜援受助長者入住指定在粵安老院,每月可獲最高5,000港元資助;「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也將於下月起擴容,覆蓋內地8個城市的24家安老院,並試行為計劃內長者分擔部分自付醫療開支,讓長者在「家門口」享受高質量養老服務。
0 /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