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溟 經濟學博士、經濟學家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已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轉變為精耕細作的「工筆畫」。作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旨在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在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等「五通」領域的合作。展望未來,筆者認為香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向發力,更好地參與「一帶一路」高質量建設。
其一是發揮香港「一帶一路」人才平台優勢。人才的競爭力決定香港未來發展後勁,香港需要通過優化營商和教育環境,吸引更多的商業、貿易、金融、會計、建造、工程、設計、資訊科技、法律、航運等不同領域的人才來港和留港從業,並培育更多具有全球視野、中國意識、「一帶一路」知識儲備與實踐積累並熟悉國際規則的複合型人才。
其二是發展綠色經濟和數字經濟。香港可在標準制訂、評估、認證、金融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在共建國家和地區的綠色投資、數字轉型、創新發展,建設「綠色絲綢之路」和「數字絲綢之路」。
其三是強化香港普通法體系的獨特優勢,並支持香港打造面向全球的國際商事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以及成為解決「一帶一路」建設投資和商業爭議的服務中心。要保護和支持香港健全、透明、高效的法律制度,保證高素質專業法律服務人員的供給。
其四是構建「雙循環」跨境物流中心,充分發揮香港作為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大循環重要銜接點的獨特優勢,建立國際智慧物流樞紐和全球供應鏈服務集聚區,打造港深珠澳物流生態圈和粵港澳三地跨境物流「同城化」,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提供更高效的物流服務。
其五是拓展人民幣國際化功能和國際金融中心融資功能。香港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可以推動人民幣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和投資的結算貨幣,吸引中東和東盟等地區更多企業來港拓展業務。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0 /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