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施政報告建言 : 3方面加強與內地及世界之聯通

2025-09-09 04:14:49 財經

歐振興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

行政長官將會於9月中發表施政報告,近期各界均積極參與政府的諮詢工作,期望為香港發展出謀獻策。香港會計師公會作為會計業界的法定組織,亦有積極參與。筆者以公會會長身份,出席政府的諮詢會,並於會上闡述公會對施政報告的建議。同時,公會亦將書面建議提交予政府,涵蓋經濟發展、吸引人才、可持續發展及公共財政與稅務政策四大領域。筆者希望趁此機會,為各位讀者簡單介紹公會的重點建議,並期望政府可以採納。

增互聯互通 鞏固金融中心地位

隨着地緣政治持續升溫,預期香港經濟發展在短期內仍然充滿挑戰及不確定性。然而,香港繼續於不明朗的外圍環境下砥礪前行。第二季經濟增長達3.1%,股市交投暢旺,新股集資額按年升逾六倍,繼續成為世界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之一。

在上述背景下,公會建議政府繼續採取措施,增強香港與內地及世界各地的互聯互通,使香港繼續發揮環球資金窗口的角色,引進外資,同時幫助內地企業「出海」。

首先,我們建議政府與內地政府商討,推出「新股通」(IPO Connect),研究容許內地機構投資者透過機制認購於香港上市的新股。近期有更多內地企業選擇到香港股市作第一或雙重第一上市,帶動今年港股價量齊升。因此,我們希望政府可乘着港股回勇的良好勢頭,推出措施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環球集資中心的地位,同時增強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

另一方面,為提升香港在吸引外資方面的競爭力,我們建議來港設立或擴展區域總部規模的大型企業、會計師事務所及專業服務機構,可以在特定年期內(例如五年)享有優惠利得稅率。隨着香港與內地經濟民生日漸融合,不少港人均習慣北上消費,同時亦為本地經濟帶來挑戰。公會建議政府成立專家小組,研究港人的消費新常態為本地零售、餐飲及旅遊業等行業帶來的機遇及挑戰,並協助制訂相關策略應對。

此外,我們建議政府研究推出「大灣區置業通」,制訂機制容許香港永久居民不受任何「限購令」影響,於大灣區內購買自置物業。同時,他們在放售物業時,資金亦可以不受外匯管制所限轉移至香港,方便港人到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定居。

會計是全港最大的專業服務界別,公會超過47,000名會員正在服務各行各業,是香港經濟及金融發展的中流砥柱。有見及此,我們建議政府可考慮成立「未來會計師」獎學金,為有意開展會計師事業的文憑試考生提供資助,並加強與會計業界合作,為這些「未來會計師」提供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實習機會。我們相信,上述措施有助穩定香港會計人才的供應鏈。另一方面,公會一直致力為業界開拓內地機遇。其中,我們建議政府與內地部門商討,容許香港會計師可於前海、橫琴及南沙等特定經濟特區,擔任內地會計師事務所的非審計合夥人,為大灣區的跨境業務提供諮詢或顧問服務。

促業界擁抱數碼轉型及可持續發展

數碼轉型屬大勢所趨,為確保商界保持競爭力,公會建議政府為中小企及中小型會計師執業所提供資助,降低採用更多智能工具的門檻,加快數碼轉型。

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早前香港獲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確認,成為首批以全面採用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準則)為目標的司法管轄區,肯定了香港在可持續披露與國際接軌的工作上,在國際處於領先位置。公會建議政府鼓勵商界加快進行自願性質的可持續核證,使投資者可獲得更具公信力及可比性的可持續披露資訊,加快香港發展成綠色金融中心的步伐。

展望將來,面對外圍環境持續不明朗,香港需繼續專注提升競爭力。公會將繼續與會計業界攜手,致力為香港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