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蘇雨潤、郭瀚林 北京報道)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9月2日舉行第三場記者見面會。蘇聯元帥瓦·伊·崔可夫之孫尼·弗·崔可夫、美中航空遺產基金會主席傑弗里·格林、英國友人大衛·柯魯克、伊莎白·柯魯克之子柯馬凱等為中國抗戰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們齊聚一堂,分享先輩在華支援事跡。他們表示,中國抗戰在二戰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對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貢獻巨大,各國民眾要牢記歷史,讓戰爭的殘暴行徑永遠不再出現。
蘇聯元帥崔可夫之孫尼·弗·崔可夫表示,二戰中,俄中兩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中國軍民傷亡了3,500多萬人,蘇聯有2,800多萬人傷亡,其中很多都是普通老百姓。「雖然現在世界上有人試圖抹黑和歪曲歷史,但歷史不容篡改。」崔可夫說,俄中兩國人民都為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尤其是偉大的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如果沒有中國人民牽制大量日軍,那麼蘇聯就不會抵擋住納粹軍隊的進攻。可以說,中國人民為了抗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
「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友誼的見證,我們正是因為珍視兩國和人民的共同歷史才走到了一起。」崔可夫坦言,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沒有發動過一次侵略戰爭,只有保衛祖國、保衛家園、抵抗侵略者。侵略者不僅給被侵略的國家和人民帶來深重災難,也給自己國家的老百姓帶來深重災難。「我們希望未來永遠不要再有像南京大屠殺那樣慘痛的事件。」
為異國戰友捨生忘死
美中航空遺產基金會主席傑弗里·格林回顧說,在一次日軍轟炸昆明的行動中,美國飛行員駕駛戰機予以反擊,日軍飛機第一次被擊退,4架被擊落,6架受損。「日軍飛機被擊落,極大鼓舞了中國軍民的士氣。」格林說,飛虎隊這個名字就是中國人民給這些美國飛行員起的,他們認為飛行的老虎是不可戰勝的。
1942年4月,美軍開啟了襲擊東京的「杜立特行動」。完成任務後,美軍飛行員在返航途中,由於油料不足,在中國東部跳傘,這恰是日佔區,其中8人被俘,3人被處決,但是有64人被中國老百姓救起,回到了他們在中國的大本營。此後,日軍發起軍事行動,用槍炮、生化武器、炸彈屠殺中國老百姓,屠殺了25萬中國平民,目的就是要給中國人一個教訓,告訴中國人,如果敢救美國人,後果就是殺無赦。
「但在此後三年裏,一旦有美國飛行員在敵佔區被擊落或者迫降,只要沒有立即落入日軍手中,總能得到中國人民的營救。」格林坦言,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民能夠如此持續而堅定地為來自異國的戰友捨生忘死,這就是二戰期間中國人民和飛虎隊之間的密切聯繫。
不少中國人參加蘇聯保衛戰
英國友人大衛·柯魯克、伊莎白·柯魯克之子柯馬凱在北京長大,從小接觸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故事。他表示,將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聯繫起來是一種國際視野。他認為,「只有幫助中國人的外國人才叫國際友人」並不全面,在俄羅斯戰場上,也有不少中國人參加蘇聯反法西斯保衛戰。當中國人民受到法西斯侵略時,有一些滿懷國際主義情懷的外國人幫助中國,也有許許多多的中國人民冒着危險幫助其他國家的人民。「這些故事我覺得應該多講一些。」
「中國現在已經是一個強國,在國際上可以起到相當大的作用。」柯馬凱表示,希望將來提到「國際友人」這個詞的時候,大家都能說出一些中國人,一些幫助外國人、體現國際友誼精神的中國人。其實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伊始就已經有很多例子,即使當時還非常落後,中國去幫助坦桑尼亞修建鐵路,向非洲派醫療隊等,這就是真正的國際友誼。「現在中國越來越強大,希望中國繼續發揮維護和平的積極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