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寶首飾鐘錶名貴禮物的零售銷售數字重拾升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本港今年首8個月共接待逾3,300萬人次旅客,按年升12%,旅業復甦亦帶動零售業表現。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昨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特區政府過去一段時間大力推動盛事及加強旅遊推廣,對零售業有正面影響,帶動某些旅遊相關類別生意,例如化妝品、珠寶首飾及個人護理產品等。雖然增幅不算大,只是輕微好轉,但是一個正面方向。

本港7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97億元,按年升1.8%,較6月的0.7%升幅稍為加快,亦是連續3個月錄得升幅。謝邱安儀表示,從7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數字來看,不會形容是有復甦跡象,但零售數據確實穩定下來,雖然不算是十分理想的數字,但至少比去年好,也是好事。

參考政府統計處數字,本港7月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銷貨價值上升9.4%;書報、文具及禮品上升20.5%;中藥上升19.6%。謝邱安儀解釋,由於近期金價在高位穩定下來,因此對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銷貨價值起了一定鼓勵作用,而書報等上升,相信是因為書展帶動。至於中藥銷售表現好轉,她則認為是因去年7月後已跌到低位,但今年受到遊客帶動,在低基數加上今年穩定的情況下,有比較顯著升幅。

趁長假未至 本月加強推廣

謝邱安儀提到,由於7月是暑假,市民開始外遊,對本地零售業帶來較大影響,她坦言幸好有遊客來港,因此對某些零售類別有幫助,為零售額帶來支持。她明言若無遊客帶動,相信7月份和6月份的差別會更大。展望未來,她指由於9月沒有長假期,業界對本地市場信心增加,會趁着港人減少外遊而多做推廣,希望可以吸引市民留港消費。她預期全年會是一個持平,又或微升或微跌的狀況。

另外,謝邱安儀亦分享了一個有趣現象,她指以往零售業都會出現俗稱「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即7月傳統零售數字會略高於6月,惟自從2019年後,市場出現新常態,7月的數據表現會較6月略低,而今年亦不例外,因此香港零售業要重新再觀察整個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