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姜嘉軒)香港特區政府近年積極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教育局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最新文件,總結政府已推展一系列措施,包括提升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增加獎學金名額等,讓教育樞紐建設取得了顯著進展。當局展望在2025-2028學年繼續落實及深化相關政策措施,包括積極推進北都大學教育城、繼續加快宿舍供應、進一步推廣「留學香港」品牌等,又強調會繼續把握機遇,全力招攬因海外高等教育政策改變而受影響的學生及學者,為他們提供最大的協助便利及通盤支援方案。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將於本周五進行相關討論,教育局近日率先提交文件,闡述政府在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方面的工作及最新進展。文件總結了多方面的工作進展及成效,包括非本地學生顯著增長、持續促進專上教育多元化等(見表)。
續支持本地院校擴容提質
此外,教育局亦進一步交代未來路向,包括持續支持本地專上院校擴容提質,除與各教資會資助大學攜手繼續打造國際級的多元優秀教學環境、配套及設施外,亦繼續全力招攬因海外高等教育政策改變而受影響的學生及學者,且密切留意進一步調整非本地生限額的需要。
北都大學教育城方面,文件指目前已預留的90公頃用地,正處於不同的規劃和發展階段,預計最早可分別於2026年(洪水橋)、2029年(牛潭尾)及2030/31年(新界北)完成平整,以供興建校舍。
同時,政府會繼續加快宿舍供應,包括透過城中學舍計劃,借助市場力量提供更多自資私營學生宿舍。另在規劃大學城時,亦會進一步探討預留用地發展供不同院校共用的配套和附屬設施,包括以自資或結合市場力量發展學生宿舍。
在推廣職專教育上,教育局強調會透過針對性措施支持現有兩所應用科學大學,並會繼續支持更多有能力並具決心朝應用科學大學方向發展的專上院校作出規劃,以及支持應用科學大學聯盟的推廣工作。局方亦會支持職訓局與業界緊密合作,以及改善職專教育設施等,多方面提升職專教育的質素、形象及認受性。
另一方面,文件提及教資會在2025至2028年的三年期內,會提供合共約1,200萬元撥款,資助其中四個大學聯盟的各項學術及交流活動,例如大灣區學生在線課程、年會和總裁論壇、座談會、行政人員工作坊等,讓學生及教研人員與灣區接軌。政府亦會繼續與內地當局推進兩地相互承認副學位程度學歷,擴闊青年的升學途徑。
教資會撥款4000萬推「留學香港」
至於推廣「留學香港」品牌, 教資會在2025至2028年間將撥款約4,000萬元予國際化小組,及預留約1,000萬元撥款讓國際化小組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香港高等教育。政府亦全力支持明年2月由香港中文大學牽頭,與另外七間資助大學聯合舉辦的2026亞太國際教育協會年會暨展覽,相信這將有助向世界推廣「留學香港」品牌及香港高等教育的卓越成就,及進一步深化本港專上院校與各地院校的合作交流。
文件總結指,未來十年國家將會高速發展教育,香港教育亦會迎來黃金時期。特區政府與各專上院校將繼續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貢獻教育強國建設。
香港建設國際專上教育樞紐部分進展
高等教育體系持續表現優異
●最新2026 QS世界大學排名中,本港五所大學進入全球百強
●四所大學位列全球最國際化大學前十名
●六個學科打入全球十強
非本地學生顯著增長
●整體專上課程非本地學生數目,由2022/23學年的54,500人,增至2024/25學年的79,300人
●2024/25學年,八所資助大學資助課程非本地生增加15%至26,600人,來自超過100個國家及地區
●2024/25學年來自印尼、哈薩克斯坦及越南的修課課程非本地生人數增幅分別為約17%、33%及97%
●六所本地自資院校的非本地生由2022/23學年約4,600人,增至2024/25學年約8,300人
●針對早前美國高等教育政策突變,八大共收到超過1,300個轉學相關查詢,已向逾80名受影響學生發出錄取通知
加快宿舍供應
●宿舍發展基金八個項目已完工,提供7,647個資助和136個私人學生宿位,另七個項目6,532個學生宿位正施工,共提供逾14,300個宿位
●發展局及教育局的「城中學舍計劃」已於今年7月正式推出
完善職專教育路徑
●去年3月及11月,香港都會大學及聖方濟各大學成為香港首兩所應用科學大學
●去年中頒布《發展應用學位課程指引》,協助應科大及其他專上院校,發展着重培養應用能力、結合理論和實踐的應用學位課程
推動香港與海內外高等教育協同發展
●八大與來自超過70個國家或地區的院校,合推逾7,000項學術研究
●八大均在深圳開設或籌備開設產學研基地或研究院
●2024/25年度研資局提供一億元,資助香港與內地科研人員聯合研究;另向14所港校與中科院共同成立的聯合實驗室撥款3,200萬元,並成立800萬元青年種子基金,支持新晉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及研究
加強招生交流與合作
●2024/25學年八大舉辦近200次海外招生活動,不少均以東盟的「一帶一路」國家為目標
●至去年11月底,八大與全球各地院校簽訂逾2,600份學生交流協議
●各大學利用「內地與環球連繫及學習體驗資助計劃」撥款推行超過200個項目,接觸人次逾50,000,配合在2025/26學年達成50%八大本地本科生具境外學習經歷的目標
資料來源:教育局文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