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左)與普京乘坐同一輛車前往會場,重點討論地區穩定和雙邊貿易等議題。 法新社
●特朗普(右)對普京態度溫和,並未令俄羅斯疏遠中國。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尋求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外交格局,不過在周一(9月1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會議期間,中國、俄羅斯與印度領導人展示團結的場景,正是美國的困局。《華爾街日報》指出,特朗普尋求遏制中國,並設法讓印度疏遠俄羅斯,但上合組織會議凸顯在印美關係因俄石油問題緊張之際,印俄兩國反而關係深化,凸顯美國試圖單方面重塑世界秩序面臨的困難。

在美國看來,印度是所謂防止中國崛起的亞洲戰略基石。然而特朗普政府早前宣布,對印度出口美國商品徵收50%關稅。特朗普政府的官員對印度亦口不擇言,貿易顧問納瓦羅日前用種姓制度術語形容,是印度婆羅門透過俄油貿易牟利,種種言行都在印度引起強烈抗議。在此背景下,印度總理莫迪時隔7年首次訪華。

普京莫迪同車進場會談順利

與此同時,莫迪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一在中國會晤,雙方乘坐同一輛車前往會場,重點討論地區穩定、雙邊貿易和能源合作議題。莫迪形容會談「非常順利」,還預計普京將於今年12月訪問印度。莫迪說,「即使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印俄也始終並肩前行,我們密切合作對兩國人民至關重要,對全球的和平、穩定和繁榮也同樣重要。」

美聯社指出,自美蘇冷戰結束以來,俄印兩國一直關係緊密,俄烏衝突爆發後,印度更是俄羅斯的重要貿易夥伴,重要性日益增強。在西方國家為制裁俄羅斯而限制俄產石油出口後,印度更是俄油的主要買家。特朗普試圖以關稅施壓印度轉軚、放棄採購俄油,顯然未能成事。

特朗普溫和態度未令俄疏遠中國

澳洲智庫洛伊研究所的執行主任富勒洛夫指出,今次會面的友好氣氛,將給西方國家敲響警鐘,「特朗普對普京的溫和態度,並未令俄羅斯疏遠中國。另一方面,特朗普對莫迪的強硬態度,反而推動印度進一步靠攏俄羅斯,印度與中國的關係也在升溫。」

印度新德里智庫觀察家研究基金會副主任塔內加認為,各國希望透過今次會面向美方傳遞信號,即各國珍視自身戰略自主權,「美方在關稅議題上態度強硬,印度任何一位總理都不能忽視公眾輿論。他必須直面美國,表明自己的國家不會被美國的打壓嚇倒。」

印度觀察家研究基金會外交政策專家潘特也分析稱,特朗普的高額關稅以及白宮對印度咄咄逼人的態度,已經將印度推向中俄,「儘管中印關係(重啟接觸)早在特朗普上任之前就已開始,但他的政策正在加速這一進程,印度似乎正與中國和俄羅斯更緊密地合作,以對抗其目睹的美國經濟單邊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