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劉思揚(中間)與書記處書記田玉紅(左)與本網記者交流。(香港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瀚林、任芳頡)九三大閱兵倒計時,中外記者紛紛來到位於梅地亞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新聞中心領證、採訪。本網記者在這裏遇到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劉思揚與書記處書記田玉紅一行,他們亦和中外記者交流,了解採訪需求。劉思揚表示,新聞中心今年安排多項新的舉措,旨在為中外記者提供採訪便利,他還向記者詢問來京採訪與生活有哪些需求,「有任何工作需求與對新聞中心的建議,都可以向我們提,新聞中心會為中外記者做好採訪工作的全面保障!」

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劉思揚(中間)與書記處書記田玉紅(左)與本網記者交流。(香港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 攝)

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此次派出報道組,赴京採訪80周年紀念活動。劉思揚親切詢問記者的入駐、採訪情況。有記者提到與十年前相比,新聞中心此次特別安排赴雄安、天津採訪;二樓舉辦歷次閱兵圖片展,有多項新變化及增加便利性,感受到新聞中心不愧是「記者之家」。劉思揚專門提到,這次新聞中心增加融媒體專區,提供即時圖片打印下載服務。對於劉思揚提及這一點,不少記者還不清楚,專門趕去體驗,原來新華社提供一條專為活動所設的媒體專線,在80周年紀念活動期間提供免費服務,中外記者只需要簽署一份授權書,即可下載專線高清圖片,有澳門記者說,「新聞中心真得是不斷增加新聞專業服務,幫助我們更便利、更高效、更高清的傳播!」。

中國記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劉思揚(中間)與書記處書記田玉紅(左)與本網記者交流。(香港文匯網記者 任芳頡 攝)

劉思揚點讚香港新聞聯  勉勵記者發揮香港優勢講好中國故事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記者凱雷提到參加由中國記協、粵港澳大灣區媒體聯盟組織的「同⼼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媒體行活動,造訪大灣區多個城市,包括香港之行網絡專訪特首李家超,收穫頗豐。當聽到專訪特首的新聞在香港電視台滾動播出,報紙網紛紛報道,社會反響熱烈,劉思揚點讚香港新聞聯,表示關注到聯盟香港行,澳門行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果,包括近期的內蒙古之行,希望港澳記者多來大灣區、來長三角、京津冀等城市走走看看,支持港澳記者發揮港澳優勢講好中國故事。

「同⼼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媒體行活動報道。

劉思揚、田玉紅與記者交流中提到的粵港澳大灣區媒體聯盟組織,其在香港回歸28周年之際,組織、舉辦「同心築夢 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第四場聯合採訪活動。該次活動邀請媒體共30餘家50餘人,涵蓋中央媒體和粵港澳、長三角等區域性媒體,還有網絡大V和網紅,數量為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系列聯合採訪活動之最。他們深入香港、澳門兩地,以「香港由治及興新階段故事」、「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主題,展開為期6天的全方位探訪,「90後」「00後」記者佔比超一半以上,以全媒體視角記錄粵港澳大灣區活力,共繪「一國兩制」光明前景。             

粵港澳大灣區媒體聯盟網絡專訪特首 來年將繼續為記者提供採訪機遇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接受採訪團視頻專訪,從粵港兩地合作、拚經濟、惠民生、講好香港故事、維護國家安全五個維度,回顧上任三年來的施政成效。香港、澳門特區政府的司局長與採訪團面對面交流,圍繞區域協同發展、經濟適度多元等熱點議題,詳細響應媒體關切,透露香港特區政府改革、創新的措施正持續推出、落地,讓記者體會到這屆特區政府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強勁新風,感知到香港前景如破繭後的蝴蝶般美麗。

「同⼼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媒體行活動報道。

採訪團團長、中國記協台港澳工作部副主任張毓育提到,自2024年起,中國記協聯合香港新聞聯、澳門記協和廣東省記協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媒體聯盟」,已分別在去年6月、12月和今年4月成功舉辦了三場「同心築夢·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聯合採訪活動。該次是系列採訪活動收官之作,實現對大灣區「9+2」城市聯合採訪全覆蓋走訪,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聯盟來年還將組織相關活動,為港澳記者提供更多的採訪機遇與便利。

責任編輯: 孫嬌嬌